[实用新型]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308.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时精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口 设于 产品 开口 边缘 新型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有公模、以及与公模相配合的母模,公模包括有上模座、水口板、上模仁,水口板设于上模座与上模仁之间,水口板设有浇口套,上模仁设有上模镶件,上模镶件开有热流道,热流道自上而下贯穿上模镶件;母模包括有下模座、中间安装板、下模仁,中间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下模座,中间安装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下模仁包括有左斜顶、中间模块、右斜顶,左斜顶与右斜顶对称设置于中间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仁与下模仁配合所形成的注塑型腔来进行注塑,在保证了进胶口位于产品开口的内边缘处的同时,还有效地解决此种模具结构情况下的产品脱模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中,其外观表面不允许存在进胶口等瑕疵,所以通常在其开口的内边缘处设置进胶口。但是,此种设计要求容易出现产品的脱模困难,因此现有的模具大多都是会在产品的外观表面遗留进胶口。如何对注塑模具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既能满足产品完成注塑后的正常脱模需求,又能满足上述的技术要求,成为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有公模、以及与所述公模相配合的母模,所述公模包括有上模座、水口板、上模仁,所述水口板设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上模仁之间,所述水口板设有浇口套,所述上模仁设有上模镶件,所述上模镶件开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自上而下贯穿所述上模镶件,所述上模仁包括有上模型腔,注入所述浇口套的熔融的塑胶经所述上模镶件的所述热流道流入所述上模仁的所述上模型腔;
所述母模包括有下模座、中间安装板、下模仁,所述中间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中间安装板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下模仁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安装板,所述下模仁包括有左斜顶、中间模块、右斜顶,所述左斜顶与所述右斜顶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模块,所述中间安装板设有斜顶导向块,所述下模座设有斜顶座,所述斜顶导向块处设有用于对所述左斜顶进行导向的左导向孔、用于对所述右斜顶进行导向的右导向孔,所述左斜顶贯穿所述左导向孔,所述右斜顶贯穿所述右导向孔,所述左斜顶的上端设于所述中间模块处,所述左斜顶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斜顶座,所述右斜顶的上端设于所述中间模块处,所述右斜顶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斜顶座。
进一步阐述,所述上模座处设有顶推螺钉,所述顶推螺钉的螺纹端与所述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中间安装板处开有与所述顶推螺钉相配合的顶推盲孔。
进一步阐述,所述顶推螺钉于所述上模座处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上模型腔的型腔深度。
进一步阐述,所述上模座处设有导柱,所述中间安装板开有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孔,所述导柱于所述上模座处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顶推螺钉于所述上模座处的伸出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仁与下模仁配合所形成的注塑型腔来进行注塑,在保证了进胶口位于产品开口的内边缘处的同时,通过斜顶导向块来带动左斜顶和右斜顶,有效地解决此种模具结构情况下的产品脱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刚完成注塑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去除水口之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时精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时精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