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用的散热型集电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7559.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7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神锋;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莱隆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28 | 分类号: | H02K9/28;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张永辉 |
地址: | 226265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散热 集电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用的散热型集电环,包括集电环本体和散热机构,集电环本体的上下端与散热机构的底端连接,集电环本体的上中下三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环体,环体的内环处连接有绝缘套筒,环体上插接竖直设置的导电杆,导电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绝缘套管,导电杆的上端连接有集电环接线端,环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之间的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均开设有气流流通孔,此外,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正反两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柱。该配电用的散热型集电环通过散热机构可以进行散热,使得该集电环降温,有利于氧化膜的形成,减小摩擦力,降低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用的散热型集电环。
背景技术
集电环是发电机转子电流的承载体,碳刷是与运动件作滑动接触而形成电连接的一种导电部件。碳刷是用于集电环上导入导出电流的滑动接触体。它们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直接关系到电站能否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由于集电环和碳刷是通过相互滑动接触导通励磁电流,每个集电环上分布数十只碳刷,由于接触电阻不同、电流分配差异而导致发热不均匀。集电环与碳刷过热故障中大部分是由于机械摩擦等原因造成。在集电环上运行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形成一层均匀、适度、稳定的氧化膜,这是电机运行良好的主要标志之一。因为这层氧化膜的存在,改变了碳刷与集电环的接触特性、减少了摩擦、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氧化膜的形成需要一些条件,当条件不满足时,氧化膜无法形成或形成不良,碳刷的氧化膜一般在70℃左右较易形成。传统的水轮发电机集电环结构没有强化散热方式,易引起集电环表面温度高,不利于氧化膜的形成,无法起到润滑作用,碳刷磨损将加剧,导致温度继续升高,较高的温度又增大了接触电阻,形成恶性循环。集电环与碳刷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寿命明显下降,因此急需解决集电环的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用的散热型集电环,达到了散热降温,进而有利于形成氧化膜,降低摩擦力,最终降低集电环故障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用的散热型集电环,包括集电环本体和散热机构,所述集电环本体的上下端与散热机构的底端连接。
所述集电环本体由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绝缘套筒、导电杆、绝缘套管和集电环接线端组成,所述集电环本体的上中下三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的内环处固定连接有绝缘套筒,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插接竖直设置的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绝缘套管,并且所述导电杆的上端穿过第一环体并延伸向上,所述导电杆的上端延伸部分固定连接有集电环接线端。
所述散热机构由第一扇叶、第二扇叶、气流流通孔和散热柱组成,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且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之间的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均开设有气流流通孔,此外,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正反两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导电杆、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和散热柱均为铜质。
优选的,所述散热柱为圆柱型,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正反两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为圆弧状,且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倾斜于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的径向方向,倾斜角度为40°。
优选的,所述导电杆的数量为三根,且围绕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导电杆的下端位于第三环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上下端的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数量均为九个,且位于导电杆之间,则每个导电杆之间的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三环体的上端的第一扇叶数量为九个,且均匀分布,下端的第二扇叶的数量为十二个,且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莱隆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莱隆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7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抛运动物理教学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地形测绘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