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生产用连续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6176.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7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署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4;C22F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丽影 |
地址: | 2015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生产 连续 退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退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连续退火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炉门,且炉体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炉体的顶部中间安装有鼓风机,且炉体的内部顶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接,且加热室的底部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加热室的内部固定有加热丝,所述炉体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排压孔,所述排压孔的内部安装有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滑套、固定杆、滑套、固定块和弹簧的配合,使得顶板上升从而排出热量,当压力减小后使得顶板能够再次挡住排压孔,进而稳定高效的进行泄压,防止了顶板发生晃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退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连续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消除组织缺陷,而连续退火是相对罩式退火而言的,连续退火为带钢连续通过退火炉,带钢不经过停留而直接进行卷取的生产方式,在电缆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都需要经过退火工艺处理,从而使铜线达到电缆产品所需的导体性能。
在专利号为CN201820208356.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连续退火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底板、顶板、连接杆与弹簧,从而达到泄压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底板顶起后容易对排压孔再次挡住,从而无法使高压空气有效的排出,泄压效果较差,且底板带动连接杆运动的过程中不稳定,易造成较大的晃动,另外,该装置通过设置顶板对排压孔进行阻挡,以此避免退火炉内部热量散失,但热空气仍然会大量的流失,能源利用率不高,极为浪费资源,节能效果不佳,加大了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连续退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泄压效果较差且不稳定,以及节能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连续退火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炉门,且炉体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炉体的顶部中间安装有鼓风机,且炉体的内部顶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接,且加热室的底部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加热室的内部固定有加热丝,所述炉体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排压孔,所述排压孔的内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延伸至炉体外部的一端固定有顶板,所述炉体的顶部两端靠近鼓风机的一侧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两端均套设有滑套,且固定杆的外壁位于滑套与固定块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弹簧,所述滑套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鼓风机和加热丝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腔槽,所述腔槽的内部两端均安装有回热管,所述回热管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套,且回热管通过固定套与腔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回热管的一端与排压孔相连通,且回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炉体的内部,所述炉体的内部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回热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相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门的侧壁安装有拉把,所述拉把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脚垫,所述脚垫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滑套、固定杆、滑套、固定块和弹簧的配合,使得顶板上升从而排出热量,当压力减小后使得顶板能够再次挡住排压孔,进而稳定高效的进行泄压,防止了顶板发生晃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腔槽与回热管的配合,能够降低炉体内部热量的流失速率,并减少热量流失,以便更好的保持炉内温度恒定,通过回热板使下降至底部热气流回流至上方,以便对热气进行循环,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署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署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6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屏的钢化玻璃膜
- 下一篇:一种电线电缆用自动卷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