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4798.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3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松;郭强;郭欢;陈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5/00 | 分类号: | H01S5/00;H01S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器,包括:第一调节装置进行旋转,可使第一束激光穿过第一调节装置中第一旋转盘之通光孔、或使经过第三调节装置进行90°反射的第二束激光在第一旋转盘之45°全反射镜上再进行90°反射,从而与第一束激光同光路轮流输出;第二调节装置进行旋转,可使前述已经同光路输出的第一、第二两束激光穿过其第二旋转盘之通光孔,或使经过第四调节装置进行90°反射的第三束激光在第二旋转盘之45°全反射镜上再进行90°反射,从而使得第三束激光与第一、二束激光同光路轮流输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得三路激光轮番发出,并沿着各自的路线汇合到主光路形成同路激光输出,不需要每次进行光路对准,提高合束输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路激光头出光分时合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工作状态下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加工、激光医疗等激光在诸多领域应用的发展,人们常常会选择采用不同工作物质从而输出特定波长、拥有不同参数的激光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有时单台激光器输出的功率/能量、重复频率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例如用于医疗的大功率钬激光器,由于掺钬的激光工作物质(Ho:YAG)具有热导率较低、不能很好地散热的缺点,限制了它产生大能量、高重复频率的输出,此时就需要使用某种高功率合束器把多束高功率激光拼接为一束进行输出(非相干合束)。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共聚焦技术,即将数台激光头(如三台)按呈一定小夹角的位置放置,通过激光合束镜(通常是一个会聚透镜即凸透镜类型)将多束激光汇聚到一个点上,然后再进行后续传输或直接使用。此类方案在装配和调整时需将一个激光探测模块放置于激光合束镜的透射方向上,使不同的激光头输出的激光束依次从激光合束镜透射时,在探测模块上形成不同光斑,以这些光斑位置反演出激光头的位置和夹角。而由于光斑位置与激光束的入射角度相关,即激光束的入射角度不同,在探测模块上所形成的光斑位置也会不同,激光束的入射角度相同时,在探测模块上形成的光斑位置也会相同,从而能够基于光斑位置调整激光束的入射方向。
可见,现有技术中进行激光合束是不断的调整激光头的位置和夹角,借以调整输出光束在合束镜上的入射角度,直至符合入射角度相同再进行合束,该合束过程调节较为复杂,容易造成激光对准角度误差;同时,对于后续的传输(例如采用导光臂)仍然有很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器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待调试器件的调试效率,减少调试过程中进行的人为手动移动待调试器件的粗糙动作,进而减少器件的损坏几率;还能使得待调试的几束激光呈完全同光路输出状态,更有利于进行后续的传输和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包括:
激光器出光口;
第一激光头,发出第一束激光;
第二激光头,发出第二束激光;
第三激光头,发出第三束激光;
主控器;
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
第三调节装置、第四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配置45°全反射镜、第三调节装置上配置的45°全反射镜,以针对第二激光头的输出波长产生90°全反射;所述第二调节装置配置的45°全反射镜、第四调节装置上配置的45°全反射镜,以针对第三激光头的输出波长产生90°全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4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刷盒
- 下一篇: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机组检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