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取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3977.3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儒;陈双;祝艺娟;甘文昌;张宇;杨伟胜;江志鹏;周太成;侯泽辉;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陈思思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腹腔镜 胆囊 手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取胆装置,其包括:扩孔器,其设有主体、设于主体内部且自主体内部一端往另一端贯通的直通孔、设于主体一端侧壁的扩孔头及设于主体另一端侧壁的圆环;抓取装置,其插入扩孔器的直通孔中,其杆体、四个活动瓣、活动头、弹簧、绳子、把手及扣板。用工具扩张腹壁的同时,就把取胆手伸进去,抓起胆囊,合拢,这样就像一只手抓住胆囊一样,紧紧的把胆囊保护起来了,然后连同工具一起拔出来,胆囊就在“手”中。方便快捷,省事,有效保护胆囊不会破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减少抓取胆囊之后液体留在腹腔中的风险,使用寿命长,结构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取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工具的缺点:先用工具扩张腹壁切口,然后把工具拿走,再用钳子经这个口取胆囊出来,步骤繁琐,费时,而且胆囊容易破裂,胆汁流到腹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取胆装置,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减少抓取胆囊之后液体留在腹腔中的风险,使用寿命长,结构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取胆装置,其包括:
扩孔器,其设有主体、设于主体内部且自主体内部一端往另一端贯通的直通孔、设于主体一端侧壁的扩孔头及设于主体另一端侧壁的圆环;
抓取装置,其插入扩孔器的直通孔中,其杆体、四个活动瓣、活动头、弹簧、绳子、把手及扣板;杆体内部设有穿孔,且穿孔自杆体的一端往另一端延伸,杆体的另一端侧壁设有侧壁孔,侧壁孔与穿孔连通;扣板一端穿过侧壁孔插入在穿孔中,扣板的另一端设于杆体外部,扣板中间位置与杆体之间相互铰接;把手设于杆体另一端;活动头设于穿孔内部,其包括活塞体、两条设于活塞体上端面的引导条、设于活塞体上端面中央位置的连接耳及圆周阵列分布在活塞体下端面边缘的引导板;每一条引导板的上端均与活塞体固定连接,每一条活塞体的下端均设有引导槽,每一引导槽均自引导板的一端面往另一端面贯通;绳子设于穿孔内部,绳子的一端与扣板的一端连接,绳子的另一端与活塞体上端的连接耳连接;四个活动瓣圆周阵列分布在杆体的一端,四个活动瓣配合形成内部设有空间的抓手,每一个活动瓣的中间位置均与杆体相互铰接,每一个活动瓣的上端设有插孔,每一个插孔与一个引导槽之间装有一个插销,插销可在引导槽中活动,每一引导槽均自活塞体中间位置往活塞体边缘方向延伸;弹簧一端与活塞体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杆体的一端连接。
每一个活动瓣均呈弧形。
每一个活动瓣的下端外表面均包裹一层硅胶材料层。
圆环外部直径大于主体外部直径;扩大头的圆周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扩大头自主体一端往外延伸,且逐渐缩小。
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和直通孔的内表面均包裹一层纳米银材料层。
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硅胶帽,所述杆体的另一端圆周侧壁设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与硅胶帽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3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