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杆涨壳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4748.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士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聚能岩土锚固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唐超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涨壳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涨壳头,包括涨壳内楔、夹臂机构及涨片组件,所述涨片组件周向设置于所述涨壳内楔的外侧面,并可相对于所述涨壳内楔纵向滑动;所述夹臂机构包括若干个夹臂件,各所述夹臂件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涨片组件相连接;各所述夹臂件远离所述涨片组件的一端相互连接,并可与所述涨壳内楔远离所述涨片组件的一侧相抵接,且使各所述夹臂件呈一体化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夹臂机构中的各夹臂件与涨片组件固定连接,并将其限位在涨壳内楔上,以防止涨片组件径向散开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锚杆涨壳头的稳定性,具有较好锚固效果及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锚杆涨壳头。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矿上巷道、铁路隧道及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地测变形、坍塌、失稳而需要对地层进行加固,所采用的主要措施时在地层中埋设含涨壳头的锚杆,利用锚杆的拉力以及与锚杆一体化的混泥土注浆体而将地层加固,以使地层形成整体性结构,从而达到控制其变形的目的。
现有的锚杆涨壳头在将涨壳片涨开时都采用将楔体和涨壳片抵住锚孔的方法,但是由于涨壳片除了可沿楔体上的斜面滑动外,还可能会径向散开。在将涨壳头送至指定位置的过程中,楔体外侧处于径向散开状态的涨壳片受不规则锚孔或锚孔内残留的碎石挤压,容易在半途与围岩咬合,导致锚杆施工困难,严重的会因涨壳片锚固力过大以使涨壳头无法取出而造成废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锚杆涨壳头,该锚杆涨壳头能够避免涨壳夹片径向散开的同时将涨壳夹片限位在涨壳内楔外侧,其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杆涨壳头,包括涨壳内楔、夹臂机构及涨片组件,所述涨片组件周向设置于所述涨壳内楔的外侧面,并可相对于所述涨壳内楔纵向滑动;所述夹臂机构包括若干个夹臂件,各所述夹臂件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涨片组件相连接;各所述夹臂件远离所述涨片组件的一端相互连接,并可与所述涨壳内楔远离所述涨片组件的一侧相抵接,且使各所述夹臂件呈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件远离所述涨片组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弯部,所述第一弯部沿所述涨壳内楔的端面径向设置,且各个所述夹臂件的所述第一弯部相互叠加设置并连接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弯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顺次穿过各个所述第一弯部的第一通孔,以将各个所述第一弯部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涨片组件包括若干个涨壳夹片,各所述涨壳夹片周向装设于所述涨壳内楔的外侧面,并一一对应连接于各所述夹臂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件靠近所述涨壳夹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涨壳夹片开设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夹臂件与所述涨壳夹片通过第二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涨壳夹片背向所述涨壳内楔的一侧形成有纵向凹槽,所述第三通孔开设于所述纵向凹槽上,且所述夹臂件与所述纵向凹槽相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件背向所述第一弯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弯部,所述第二弯部朝向背离所述涨壳夹片的一侧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涨壳内楔呈锥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涨壳内楔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涨壳内楔通过所述贯穿孔与锚杆相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涨壳内楔的外侧面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夹臂件进行限位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聚能岩土锚固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聚能岩土锚固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4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驱动轮切向浇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力光缆防火槽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