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刮油的隔油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4514.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3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涂保华;张慰;张晟;赵远;梁巍;张作典;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18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隔油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包括池体、刮油组件和吸油挤油组件,池体内通过隔油板分隔形成隔油箱,刮油组件包括刮板和两个皮筏,两个皮筏分别设于刮板两侧,两个皮筏上还分别配有推进电机,推进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旋桨,刮板横设于池体内,吸油挤油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以及输送带,输送带为吸油毡带,第一转向辊设于隔油板左侧上方,第一转向辊上传动连接有电机,第一转向辊左侧设有与第一转向辊配合的压辊,第二转向辊设于隔油板右侧,第二转向辊设于水面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采用吸油毡吸附油,然后挤压回收油的方式,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隔离效果好且使用方便,很好的满足了日常使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
背景技术
隔油池时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现有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
现有的隔油池由于只进行一次刮油处理,所刮取的油中含有大量废水等杂质,给后来对油的处理使用又添加了不必要的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包括池体、刮油组件和吸油挤油组件,所述池体内通过隔油板分隔形成隔油箱,所述刮油组件包括刮板和两个皮筏,两个所述皮筏上配有配重块,两个所述皮筏分别设于所述刮板两侧,两个所述皮筏上还分别配有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向水下延伸的旋桨,所述刮板横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吸油挤油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为吸油毡带,所述第一转向辊设于所述隔油板左侧上方位置,所述第一转向辊上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转向辊左侧设有与第一转向辊配合的压辊,所述压辊上设有驱动所述压辊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转向辊的气缸,所述第二转向辊设于所述隔油板右侧,所述第二转向辊设于水面下方。
池体内装有废水,两个皮筏用于支撑刮板两端,使刮板浮于水面上;皮筏上设置配重块,一方面用于根据水面油层厚度改变刮板吃水深度,根据水面油层厚度调节刮板吃水深度,防止刮板刮油时过深或过浅,另一方面用于防止皮筏与刮板连接的一侧过重,导致侧翻;皮筏上设置推进电机,并且在推进电机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向水下延伸的旋桨,用于带动刮板将浮于水面的油层刮向输送带方向;输送带采用吸油毡带,吸油毡专业适用于吸收油类,不吸收水,吸油毡由惰性化学物质聚丙烯经熔喷工艺制做而成,它能有效吸附油并将之留住,挤压后可重复使用;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带动输送带循环转动,输送带用于吸收隔油板右侧水面上的油,并在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带动下移至隔油板左侧上方,即隔油箱上方,压辊靠近第一转向辊,将输送带上吸收的油压出并落入隔油箱内,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继续带动输送带转动,如此循环,将水面的油全部收集进隔油箱内。
进一步,所述推进电机与旋桨之间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下两端均套设有齿轮,所述推进电机输出端与延长杆上端齿轮啮合,所述旋桨输入端与延长杆下端齿轮啮合。因为油层比较粘稠,旋桨在油层内转动困难,而且会影响旋桨的使用寿命,通过延长杆,将旋桨延伸至油层下方的水里转动,从而推动皮筏和刮板向输送带方向移动。
进一步,为了使两个皮筏齐头并进,保证刮板行进时不会出现歪斜,两个所述推进电机之间连接有变频器。通过变频器使两个推进电机转速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采用吸油毡吸附油,然后挤压回收油的方式,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隔离效果好且使用方便,很好的满足了日常使用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4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偏头疼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空压机自动启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