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污口原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0922.9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5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苏用全;胡苏西;林泽涌;梁振武;邓志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景泽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G22/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陈明月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路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原位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口原位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排污口的处理坝墙,处理坝墙由三面过滤墙组成,每个过滤墙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在两个墙面的表面设有筛网,内墙面和外墙面之间设有隔挡筛网,在内墙面与隔挡筛网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碎石,隔挡筛网与外墙面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沸石;三面过滤墙和排污口所在的河道共同组成原位处理区域,在原位处理区域设有格栅截留区和生物填料区,生物填料区包括若干个串联的填料箱,填料箱内填充有可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填充物。该装置通过格栅截留区、生物填料区和过滤墙这三道净化系统的配合实现对未截污的排污口进行原位处理,减少排污口对排入水域质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污口原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并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是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经过化学、物理、生物作用而造成的。目前,针对黑臭水体的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控源截污、活水循环、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等,而控源截污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市政截污工程是一项难度大、耗时长、耗资大且复杂的工程,尤其对于城市老城区、城郊结合部和经济条件差的城市。在短时间内这些地区很难实现河涌、湖泊等水域的全面截污。因此,要实现河道污染的有效治理,需要对未截污的排污口进行原位处理,减少或消除排污口对水域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污口原位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格栅截留区、生物填料区和过滤墙的配合实现对未截污的排污口进行原位处理,减少排污口对排入水域质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污口原位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排污口的处理坝墙,所述处理坝墙由三面过滤墙组成,每个过滤墙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在两个墙面的表面设有筛网,所述内墙面和所述外墙面之间设有隔挡筛网,在所述内墙面与所述隔挡筛网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碎石,所述隔挡筛网与所述外墙面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沸石;所述三面过滤墙和排污口所在的河道共同组成原位处理区域,在所述原位处理区域设有格栅截留区和生物填料区,所述生物填料区包括若干个串联的填料箱,所述填料箱内填充有可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填料箱之间以及填料箱与过滤墙之间均通过缆绳连接,缆绳上套设硬质塑料管,在缆绳上穿套硬质塑料管,可确保填料箱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箱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内的组合生物填料以及固定在支架顶部的浮筒,所述支架为PVC管组成的立方体支架,位于所述支架的底部的PVC管上开设若干开口朝下的曝气孔,所述气泵输气管与所述PVC管接通,并可通气至曝气孔中,所述浮筒的一端连接气泵输气管,另一端端口开设小孔并设置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可确保水体能由浮筒内排出,但河道的水不能进入浮筒内。生物填料箱入水之前浮筒内装满水,将填料箱放入水中后,生物填料箱沉入水底,通过调节输气管上的阀门,向浮筒内充入气体,将浮筒内的水从小孔内排出,增加浮筒的浮力,由此控制填料箱在水中的深度,填料箱达到要求深度后,关闭阀门,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浮筒被密封,保证填料箱处于固定深度。浮筒可使填料箱悬浮在水面以下,不会对河面景观和航运造成影响。同时,填料箱将曝气装置与箱体集于一体,便于安装和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截留区设置有缓冲区和与所述缓冲区相连通的沉淀区,所述缓冲区的出口处设有粗格栅,所述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细格栅。粗格栅可截留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而细格栅的间隙较细,可截留经沉淀区沉淀后的污水中的悬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由所述粗格栅与排污口所在的河道共同组成;所述沉淀区有所述细格栅与排污口所在的河道共同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所述格栅截留区的上方。水生植物具体可为漂浮植物或挺水植物,其不仅能够吸收水体污染物净化水质还能起到美化水面景观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景泽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景泽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0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退火炉蒸汽凝结水监控排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器身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