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钢结构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0397.0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军;何化荣;王振军;张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宁大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9 | 分类号: | E04C3/0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丁鹏鹏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钢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梁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梁,包括上翼板、腹板与下翼板,上翼板为中部上凸的弓形,腹板的顶部轮廓与上翼板的形状相匹配,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与腹板垂直的筋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梁,上翼板设计为弓形,增加了上翼板中部的抗弯能力,并设置了多条筋板,增加了上翼板的整体抗弯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钢结构梁的承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梁,属于建筑工程梁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梁是由钢材料制备而成,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目前,常用到钢结构横梁,大多采用“工”字结构,即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翼板、下翼板,以及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的腹板组合而成。采用这种结构的横梁在大跨度设置时,其中间位置处承载能力较弱,为此,部分厂家将钢结构梁设置成双腹板结构,虽然增加了承载能力,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大大增加了钢结构梁的自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结构梁的承重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较高的高强度钢结构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梁,包括上翼板、腹板与下翼板,上翼板为中部上凸的弓形,腹板的顶部轮廓与上翼板的形状相匹配,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与腹板垂直的筋板。
上述的腹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上卡槽,各筋板的顶部均设有与上卡槽相匹配的下卡槽,各筋板均是通过下卡槽与上卡槽的配合进行卡接,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焊接在一起,结构设计合理,强度较高。
上述的腹板上设有若干减重孔,减轻了自身重量,从而降低了自身能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梁,上翼板设计为弓形,增加了上翼板中部的抗弯能力,并设置了多条筋板,增加了上翼板的整体抗弯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钢结构梁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腹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翼板;2、腹板;3、减重孔;4、筋板;5、下翼板;6、上卡槽;7、下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梁,包括上翼板1、腹板2与下翼板5,上翼板1为中部上凸的弓形,腹板2的顶部轮廓与上翼板1的形状相匹配,上翼板1与下翼板5之间固定有若干与腹板2垂直的筋板4。
优选实施例中:腹板2的底部设有若干上卡槽6,各筋板4的顶部均设有与上卡槽6相匹配的下卡槽7,各筋板4均是通过下卡槽7与上卡槽6的配合进行卡接,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翼板1、腹板2和下翼板5焊接在一起,结构设计合理,强度较高;腹板2上设有若干减重孔3,减轻了自身重量,从而降低了自身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梁,上翼板1设计为弓形,增加了上翼板1中部的抗弯能力,并设置了多条筋板4,增加了上翼板1的整体抗弯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钢结构梁的承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宁大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宁大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0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熔M料槽砖的砂模
- 下一篇:一种电动工具专用阻尼防松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