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9138.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刘琨;张国栋;王开德;张镇亮;严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516;H01R12/53;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52365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盖板、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第二盖板。第一安装组件安装于第一盖板上,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端子基座及多个第一嵌合槽,多个端子基座平行设置于第一安装组件的底部,每一个端子基座中设置有一组端子组,使一组端子组被局部包覆,又能各自独立隔离形成独立空间,第二安装组件安装于第一安装组件上,第二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嵌合槽,多个第二嵌合槽对应多个第一嵌合槽的位置,每一个第一嵌合槽与每一个第二嵌合槽共同容置有一个线束,线束电性连接对应位置的端子组,第二盖板安装于第二安装组件上,使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设置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从而达到线对板连接器优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应用于高速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在各种电子设备上,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电连接器需求,因此电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以汽车、通讯设备、消费性电子三个产业来说,对于零组件的需求越来越要求小型化、高速化、以及抗干扰,包括高速传输所产生的干扰,例如线缆端与系统端如PCB常见电磁干扰,又如线材与接地之间的电磁干扰成因等。
具体而言,线对板连接器主要作用就是将线束透过端子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PCB)上,从而实现电路之间的连接,常见的线对板连接器会有外壳及线端端子、绝缘体组成的构件,由于此结构并没有足够的强度而容易在操作过程中损坏,如何让线对板连接器对印刷电路板能够更有效率且更可靠地电性连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对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不足且信号传输性能无法优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盖板、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第二盖板。第一安装组件安装于第一盖板上,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端子基座及多个第一嵌合槽,多个端子基座平行设置于第一安装组件的底部,每一个端子基座中设置有一组端子组。第二安装组件安装于第一安装组件上,第二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嵌合槽,多个第二嵌合槽对应多个第一嵌合槽的位置,每一个第一嵌合槽与每一个第二嵌合槽中共同容置有一个线束,线束电性连接对应位置的端子组;第二盖板装于第一安装组件上,使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设置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组件及第二安装组件是为绝缘材质,利用第一安装组件设置多组端子组,第一安装组件与第二安装组件共同容置多个线束,将多个线束透过焊接方式连接于多组端子组以形成电性连接,藉由每一个线束与相应电性的每一组端子组连接后,能够各自隔离形成独立空间,最后再将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设置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从而能够提高结构强度以及能避免信号的干扰,可解决现有结构容易损坏、性能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的端子基座组装端子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安装组件局部放大图;
图6是端子与线束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9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的农业自然环境生态监测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式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