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沉砂池自动刮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943.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战步;楚金喜;李艳;刘丹;饶林森;韦松;李倩;巩富强;贾庆龙;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20;B01D2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曝气沉砂池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沉砂池自动刮渣装置,包括吸砂桥本体,吸砂桥本体包括桁架,桁架的两端均设有行走架,行走架行走在导轨上;行走架内设有减速电机以及制动装置;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结构;其中一个行走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限位结构上设有升起传感器和降落传感器;桁架上设有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安装在推板的上侧,推板的下侧设有多根导杆;导杆的末端安装有刮渣板;行走架上还设有控制器,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减速电机、制动装置以及气缸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刮渣板的自动升降控制,有效提升了对污水中垃圾清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曝气沉砂池自动刮渣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沉砂池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预处理单元,它的主要功能是除砂、除油以及清理浮渣。现有的曝气沉砂池吸砂桥本体在返回运行时,由于曝气沉砂池浮渣刮渣板高度不能自动上升,浮渣刮渣板将浮渣推到进水侧进行堆积,为避免影响吸砂桥本体的正常运行,定期需要停水进行人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浮渣板自动升降的曝气沉砂池刮渣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曝气沉砂池自动刮渣装置,包括吸砂桥本体,所述吸砂桥本体包括桁架,所述桁架的两端均设有行走架,所述行走架行走在导轨上;所述行走架内设有驱动其双向行驶的减速电机以及对其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防止行走架脱轨的限位结构;所述其中一个行走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所述限位结构上分别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升起传感器以及对应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的降落传感器;所述桁架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安装在推板的上侧,所述推板的下侧设有多根导杆;所述导杆的末端安装有刮渣板;所述行走架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减速电机、制动装置以及气缸均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基于上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对应所述导杆的导套。
基于上述,所述行走架的前、后端均设有对应所述限位结构的碰撞缓冲结构。
基于上述,所述碰撞缓冲结构为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曝气沉砂池自动刮渣装置,在其中一个行走架的前、后端设置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在相应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对应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的升起传感器和降落传感器,刮渣板的升降由气缸控制,而气缸、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均电性连接至设置在行走架上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第二感应装置发出的信号控制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或者缩回,进而实现对刮渣板降落或升起的控制,此种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刮渣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中:1.吸砂桥本体;2.桁架;3.行走架;4.导轨;5.限位结构;6.升起传感器;6-1.第一感应装置;7.降落传感器;7-1.第二感应装置;8.控制器;9.支撑架;10.支撑板;11.气缸;12.伸缩杆;13.推板;14.导套;15.导杆;16.刮渣板;17.驱动轮;18.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兼隔声的玻璃门窗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形式的支撑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