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基站信号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4637.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马运昌;王金彪;曾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9 | 分类号: | H01R13/719;H01R13/58;H01R13/66;H01R13/502;H01R13/639;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信号 连接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G基站信号连接器结构,包括卡线上盖、5G信号连接器结构本体和限位底板,5G信号连接器结构本体包括本体主板、滤波器组和固定板;是一种工作效率高,连接组件多,兼容性好,信号干扰小,5G信号传输稳定,结构稳定,连接线不易脱落的5G基站信号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5G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基站信号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在目前的技术标准中, 5G的频段远高于2G、3G和4G网络,5G网络现阶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频段。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所以5G网络的基站密度较大。
5G基站主要用于提供5G空口协议功能,支持与用户设备、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按照逻辑功能划分,5G基站可分为5G基带单元与5G射频单元,二者之间可通过CPRI 或eCPRI接口连接;5G基带单元负责NR基带协议处理,包括整个用户面(UP)及控制面(CP)协议处理功能,并提供与核心网之间的回传接口(NG接口)以及基站间互连接口(Xn接口);5G射频单元主要完成NR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及NR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功能。在下行方向,接收从5G基带单元传来的基带信号,经过上变频、数模转换以及射频调制、滤波、信号放大等发射链路(TX)处理后,经由开关、天线单元发射出去。在上行方向,5G射频单元通过天线单元接收上行射频信号,经过低噪放、滤波、解调等接收链路(RX)处理后,再进行模数转换、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发送给5G基带单元。
为了支持灵活的组网架构,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5G无线接入网将存在多种不同架构、不同形态的基站设备。从设备架构角度划分,5G基站可分为BBU-AAU、 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Antenna、一体化gNB等不同的架构。从设备形态角度划分,5G基站可分为基带设备、射频设备、一体化gNB设备以及其他形态的设备。其中,5G信号连接器是5G基站的重要连接结构。
目前,现有5G信号连接器由于结构不够合理,在有限的体积下,不能最大程度的进行利用,造成工作效率不高,连接内容较少,同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信号干扰,进而影响5G信号的传输,并且连接线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连接组件多,兼容性好,信号干扰小,5G信号传输稳定,结构稳定,连接线不易脱落的5G 基站信号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5G基站信号连接器结构,包括卡线上盖、5G信号连接器结构本体和限位底板,所述卡线上盖设置于5G信号连接器结构本体顶部,所述限位底板设置于5G信号连接器结构本体底部;
所述5G信号连接器结构本体包括本体主板、滤波器组和固定板,所述本体主板开有天线槽、定位线槽、接线槽和5G信号放大器并联槽,所述接线槽位于定位线槽左侧,所述天线槽位于定位线槽右侧,所述5G信号放大器并联槽位于定位线槽的下侧,所述滤波器组位于天线槽下侧及5G信号放大器并联槽右侧位置,与本体主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滤波器组的右侧且与本体主板相连接;
所述卡线上盖对应本体主板上的天线槽、定位线槽、接线槽和5G信号放大器并联槽各自的接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天线槽接口预留孔、定位线槽接口预留孔、接线槽接口预留孔和5G信号放大器并联槽接口预留孔。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槽为3个平行的条状槽体结构,每个所述条状槽体左侧设有一个圆形的天线槽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线槽为3个相同的圆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槽为3个相同的方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4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