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蹦床横梁与中间柱弹性连接装置及蹦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4307.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钱汝玉;王敏晓;杜振兴;王必清;朱旭康;吕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乐之翼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11 | 分类号: | A63B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22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蹦床 横梁 中间 弹性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蹦床横梁与中间柱弹性连接装置及蹦床,包括缓冲梁、中间柱、弹性座、支撑座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座铰接在缓冲梁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中间柱的顶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弹性座与支撑座之间,当缓冲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下移并通过弹性座挤压弹性件变形,所述缓冲梁的边角端与角立柱的顶端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梁缓冲冲击,从而减少对人体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冲击伤害,缓冲梁受压挤压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变形,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因而使蹦床的弹性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蹦床。
背景技术
纵观目前国内外各大室内外蹦床设备制造商所生产的蹦床,所有蹦床的横梁均为三维度固定的形式。这种固定形式的蹦面梁有以下弊端:
1、在游玩者不慎跌倒在蹦床横梁上的软垫时,虽然软垫会带来短距离的缓冲,但是仍然会对人体腰部造成较大的冲击。
2、在多个游玩者同时在蹦面跳跃时,冲击负荷只能由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来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蹦床横梁与中间柱弹性连接装置,降低游玩者跌倒在蹦床横梁位置时对身体的冲击,同时减轻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承受的冲击负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蹦床横梁与中间柱弹性连接装置,包括缓冲梁、中间柱、弹性座、支撑座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座铰接在缓冲梁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中间柱的顶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弹性座与支撑座之间,当缓冲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下移并通过弹性座挤压弹性件变形。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氮气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缸套,所述弹性座包括活塞,所述活塞沿缸套内孔上下活动。
优选的,所述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面呈矩形。
优选的,所述缸套的底部连接有法兰,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支撑在法兰上。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上端连接有U型座,缓冲梁的中间端与U型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缸套的侧壁设有上下延伸的腰型孔,所述活塞连接有与腰型孔配合的销轴。
优选的,还包括角立柱,所述缓冲梁的边角端与角立柱的顶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蹦床,包括所述的一种蹦床横梁与中间柱弹性连接装置以及带张紧弹簧的蹦面、软垫,所述蹦面安装在缓冲梁围合形成的矩形框体内且周缘与缓冲梁连接,所述软垫铺设在缓冲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传统的高度固定不变的中间柱与横梁设计成由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弹性支撑的可使缓冲梁上下弹性浮动的结构,在游玩者不慎跌倒在缓冲梁上时,缓冲梁受压向下挤压弹性件弹性变形,缓冲冲击,从而减少对人体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冲击伤害。
2、即使人体不直接跌倒在横梁上,在多位游玩者在蹦床集体游玩时,不仅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可以承受冲击负荷,缓冲梁受压挤压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变形,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因而使蹦床的弹性效果更好,整个蹦床看上去会有整个蹦床波浪起伏的视觉效果,游玩体验更佳,也更能集聚人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蹦床缓冲梁装置在受到冲击力前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乐之翼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乐之翼游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4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