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因科学综合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310.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9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季茂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若赛石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6 | 分类号: | G09B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陈怡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科学 综合 教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因科学综合教具,教具至少包括由若干脱氧核苷酸模型相邻及相对连接构成的DNA双螺旋模型,脱氧核苷酸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磷酸模型、脱氧核糖模型及碱基模型;相邻设置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模型之间,脱氧核糖模型与磷酸模型活动连接,构成可拆卸连接、可旋转连接的链状结构;碱基模型与脱氧核糖模型侧面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脱氧核糖模型中的两个碱基模型活动配接;DNA双螺旋结构可沿轴向自由旋转,该综合教具基于可拆卸连接的脱氧核苷酸模型,可自由拼搭出DNA双螺旋结构,且该DNA双螺旋结构可沿轴向自由旋转,以实现多角度地展示DNA双螺旋左旋结构,供学习或娱乐时直观地研究、把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因科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因科学综合教具。
背景技术
生物学中心法则(简称中心法则):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所有生命遗传信息的储存媒介物质。这一中心法则揭示生命信息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流向核糖核酸(RNA),再由RNA流向蛋白质从而由蛋白质在细胞内执行各项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功能。中心法则这一发现统一了对世上所有生物从最简单的病毒到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认识,为二十世纪科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中心法则不但是当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当代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的最底层的奠基石。因此教授和学习中心法则极其所涵盖所有生物,医药,大数据大健康领域。比如:DNA序列、基因及基因突变、基因调控、基因转录、翻译、蛋白构型、生物功能、生物信息、大健康基因数据等当代生物医学科学,大健康大数据产业等范畴均从生物学中心法则出发。
然而,因为中心法则因所涉及众多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定概念,对此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广泛又坚实的专业基础。再加上所有的概念和现象都发生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超出常识范围的微观和非常抽象的特点。增加了其教学和学习的难度。也成为了非专业人员迅速掌握其精髓和要领的障碍。此外,当前不仅在我国,事实上是全世界对科普的意义和重要性愈实用新型确和重视。正如前述,生物医学是当今人类科学活动,认识自然最为活跃的前沿,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生老病死,社会稳定,产业繁荣的社会支柱经济。而基因科学,中心法则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和出发原点。
因此,提供一套准确,形象,生动,广泛适用于包括小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专业/非专业人士,可以迅速跨越专业基础壁垒和门槛的基因科学综合教具非常必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因科学综合教具,其能实现生动形象地展示DNA双螺旋结构,并体现生命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再由RNA再流向蛋白质这一法则,可供使用者学习、拆装及把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因科学综合教具,所述教具至少包括由若干脱氧核苷酸模型相邻及相对连接构成的DNA双螺旋模型,所述脱氧核苷酸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磷酸模型、脱氧核糖模型及碱基模型;其中;
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脱氧核苷酸模型之间,所述脱氧核糖模型与磷酸模型活动连接,构成可拆卸连接、可旋转连接的链状结构;
所述碱基模型与脱氧核糖模型侧面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脱氧核糖模型中的两个碱基模型活动配接;
所述DNA双螺旋结构可沿轴向自由旋转。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单个脱氧核苷酸模型中,所述脱氧核糖模型与所述磷酸模型一体设置,所述脱氧核糖模型中离所述磷酸模型较远的一端设有球形连接部;磷酸模型设有轴向开口的球形收容腔,所述球形收容腔与相邻设置的另一脱氧核苷酸模型中的球形连接部配接。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模型还包括设于其侧面的至少一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开口方向与所述球形收容腔开口方向一致。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氧核糖模型还包括设于其侧面的卡槽,所述碱基模型包括设于其一端且与所述卡槽配接的卡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若赛石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若赛石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