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出料机构及油墨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9963.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波;李光星;周瑞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阪桥感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12 | 分类号: | B65B3/12;B65B39/00;B65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均钦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机构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出料机构及油墨灌装机,油墨出料机构包括油泵、出油嘴和负压器,油泵用于输送油墨;出油嘴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油嘴内设有连通所述进油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回油口的内腔,所述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所述油泵连接;负压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回油口连接,油泵将油墨从进油口输入到出油嘴的内腔,油墨从出油口输出到对应的包装袋中,从而完成油墨灌装,当油泵停止泵油时,负压器产生负压,内腔内的残留油墨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回油口回流,从而回收残留的油墨,避免油墨滴漏和油墨在内腔中积聚,保证油墨出料的稳定性,结构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墨出料机构及油墨灌装机。
背景技术
在油墨生产过程中,经过多道工序形成成品油墨后需要进行包装,在油墨包装时,通常利用油泵将油墨输送至出油嘴,通过出油嘴将油墨喷出至包装袋中,油泵定量输送油墨,当油墨达到设定流量后便停止输送。由于油墨具有流动性,出油嘴内残留的油墨在油泵停止工作时会流出出油嘴并出现滴漏油墨现象,不仅污染环境,残留的油墨长时间集聚也容易堵塞出油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油墨出料机构及油墨灌装机,能够回收出油嘴残留的油墨,结构更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油墨出料机构,包括:
油泵,用于输送油墨;
出油嘴,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出油嘴内设有连通所述进油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回油口的内腔,所述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所述油泵连接;
负压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回油口连接,所述油泵停止泵油时所述负压器产生负压并通过所述回油口吸收所述内腔内的残留油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墨出料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油墨出料机构利用油泵输送油墨,出油嘴上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油泵连接,油泵将油墨从进油口输入到出油嘴的内腔,油墨从出油口输出到对应的包装袋中,从而完成油墨灌装,当油泵停止泵油时,负压器产生负压,内腔内的残留油墨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回油口回流,从而回收残留的油墨,避免油墨滴漏和油墨在内腔中积聚,保证油墨出料的稳定性,结构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油口和回油口设于所述出油嘴的侧壁上,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出油嘴的底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
套筒,与所述内腔匹配,所述套筒的上端为封闭且下端为开口,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通孔;
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套筒沿所述内腔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套筒封堵所述进油口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回油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油口位于所述进油口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油嘴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套筒上端对应的开孔,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套筒的上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套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与所述出油嘴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匹配的环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油墨灌装机,包括上述的油墨出料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墨灌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阪桥感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阪桥感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9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档案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腔镜的激光光纤辅助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