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5778.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玲;史孔海;朱翔;吴晓昊;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检测 气体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取样检测装置,所述取样检测装置下方的固定柱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样检测装置、支撑板、微型气缸、传动柱、销轴一、活动杆、销轴二、传动板、移动轮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板向下移动带动移动轮向下移动,使移动轮延伸至底座的底部,达到可以便于移动的效果,该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对气体进行取样时需要对各个方位的气体都进行取样收集,而取样装置在移动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方采集气体样品的问题,增强了取样的效率,增强了取样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检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检测网络进行设计,环境检测收集的信息又能通过GIS适时储存和显示,并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采集大气中污染物样品或受污染空气样品的过程。采集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使大量空气通过液体吸收剂或固体吸附剂,将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富集起来,如抽气法、滤膜法。另一类是用容器(玻璃瓶、塑料袋等)采集含有污染物的空气。前者测得的是采样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后者测得的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采样的方式应根据采样的目的和现场情况而定。所采样品应有代表性。采样效率要高,操作务求简便,并便于进行随后的分析测定,以获得可靠的气体污染的基本数据。
环境在检测时首先需要对气体进行取样,此时就需要用到气体取样装置,但目前在对气体进行取样时需要对各个方位的气体都进行取样收集,而取样装置在移动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方采集气体样品时,降低了取样的效率,降低了取样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具备可以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对气体进行取样时需要对各个方位的气体都进行取样收集,而取样装置在移动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方采集气体样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取样检测装置,所述取样检测装置下方的固定柱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一,所述固定柱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柱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二,所述销轴一的底部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销轴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内侧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传动板的内侧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传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内侧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气缸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气缸的型号为AS2201-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样检测装置、支撑板、微型气缸、传动柱、销轴一、活动杆、销轴二、传动板、移动轮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板向下移动带动移动轮向下移动,使移动轮延伸至底座的底部,达到可以便于移动的效果,该环境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对气体进行取样时需要对各个方位的气体都进行取样收集,而取样装置在移动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方采集气体样品的问题,增强了取样的效率,增强了取样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5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