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联碱工艺的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8287.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4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兰;刘默海;刘维伦;朱克晨;胡成;倪立杭;张永;陈真国;段斌;廖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16 | 分类号: | C01D7/16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朱海琳 |
地址: | 23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艺 制冷系统 | ||
本新型属于制冷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联碱工艺的制冷系统,包括液氨储罐、联碱工艺,所述液氨储罐的一侧设置有碳化塔,所述碳化塔的外侧安设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碳化塔之间缠绕安设有管道,所述液氨储罐内装有液氨,所述液氨储罐的顶部连接管道缠绕碳化塔,液氨连通管道进入碳化塔吸热,放出气氨,进行碳化工序,继续后续工序,另一端固定连接碳化塔的顶端;通过将两个危险源改为一个危险源进行联碱工艺的使用,减少了危险源,且方便管理及控制,且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联碱工艺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联碱工艺中氨系统来自液氨储槽的液氨经液氨循环罐进入外冷器与母液进行间接换热吸收热量后蒸发为气氨进入氨分离器,一部分气氨去吸氨,另一部分去冰机压缩冷凝后变成液氨循环使用,合成氨工艺中,储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生产,一部分使用,即需要两个制冷机分别碳化与结晶,由于制冷机是重大危险源,不便于控制,且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联碱工艺的制冷系统,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危险、便于管理与控制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联碱工艺的制冷系统,包括液氨储罐、联碱工艺,所述液氨储罐的一侧设置有碳化塔,所述碳化塔的外侧安设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碳化塔之间缠绕安设有管道。
优选的,所述液氨储罐内装有液氨,所述液氨储罐的顶部连接管道缠绕碳化塔,液氨连通管道进入碳化塔吸热,放出气氨,进行碳化工序,继续后续工序,另一端固定连接碳化塔的顶端;通过使用一个液氨储罐进行对碳化塔的生产及制冷,减少了危险源,减少成本。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包裹在碳化塔及管道的外层;防护外壳具有防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联碱工艺包括碳化工序,所述碳化工序包括碳化过程、过滤过程、综合回收过程;碳化过程是利用氨母液II在碳化塔中吸收CO2生成NaHCO3结晶同时生成NH4Cl的过程。碳化塔里的反应可用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 +NH4Cl来表示,碳化取出液经取出槽至过滤机,气相里同样含有大量的气氨需经引风机引至净氨塔净氨后放空;过滤机上方以及MI桶放空气体同时净氨后放空;碳化取出液经取出槽至过滤机,气相里同样含有大量的气氨需经引风机引至净氨塔净氨后放空;过滤机上方以及MI桶放空气体同时净氨后放空;综合回收主要是回收碳化、过滤尾气及煅烧冷凝液里的氨;同时实现用水的回收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两个危险源改为一个危险源进行联碱工艺的使用,减少了危险源,且方便管理及控制,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冰机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联碱工艺中之前的制冷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碱工艺的制冷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相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相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联碱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联碱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联碱工艺中压缩工序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联碱工艺中煅烧冷凝液回收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中:1、液氨储罐;2、防护外壳;3、碳化塔;4、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8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丝自动拉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首乌粉体自动灌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