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6723.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段军锁;孙红刚;徐枫;刘黎明;闫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具 电梯 操作 平台 | ||
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所述操作平台与钢支撑结构加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槽钢及吊环;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吊环通过螺栓与槽钢固定连接;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水支撑杆、四根竖向支撑杆;所述水支撑杆横穿在工字钢的开孔内竖向支撑杆一端与水支撑杆固定,另一端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与地面平行。有益效果在于:工字钢特殊结构设计,使其使用更加问题;结构简单、可重复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业正在持续高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筑业施工安全一直是建筑施工的红线。随着施工水平的提升,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施工过程高空坠落的风险越来越高,安全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电梯井道位置的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并属于高危性施工,其安全施工成为当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焦点。
电梯井(也称为电梯井道)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电梯井多半被利用来作高层建筑房屋的核心筒,电梯井道的横截面通常为矩形,并且电梯井道四周的围墙(即电梯井道的井壁)通常均采用剪力墙。目前,对电梯井道的剪力墙进行施工时,由于电梯井道内部的结构特点,导致电梯井道剪力墙的支模、拆模与防护作业均比较困难。实际对电梯井道施工时,需由上至下对各楼层电梯井道的剪力墙分别进行施工。传统的做法是在电梯井道内用钢管搭设架体作为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也可以作为后续防护使用,因而每个楼层的电梯井道施工时均需要搭设架体,待该楼层的电梯井道剪力墙施工完成后,还需对该楼层搭设的架体进行拆除,因而需要反复多次拆装架体,每次拆装架体均需对组成该架体的所有钢管分别进行组装与拆除,费时费工,影响施工效率;同时,由于架体中钢管之间通常采用扣件进行连接,由于扣件数量较多,一旦个别扣件存在松动,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该平台在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均由较大的技术提升,其结构简单、能循环重复使用。
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槽钢、挡脚板及吊环;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挡脚板设置于平台板四周;所述吊环通过螺栓与槽钢固定连接;
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水支撑杆、四根竖向支撑杆;所述工字钢一端切割成60度斜面,所述工字钢另一端开有直角缺口,所述工字钢的腹板距两端10至30厘米处居中开有6cm*6cm 的方孔;所述水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开孔,所述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工字钢的方孔中;所述四根竖向支撑杆中的两根较长,另外两根较短,所述竖向支撑杆两端的端部上均焊接成对边背焊角钢,所述角钢与竖向支撑杆端部切边平齐,所述角钢上设置有连接孔;螺栓穿过角钢的连接孔及水支撑杆的开孔后将竖向支撑杆与水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竖向支撑杆的角钢与操作平台槽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与地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规格为Q235型18#工字钢。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的面积小于电梯井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由HPB300型φ18的圆钢弯制而成,吊环弯曲半径10cm,平直段长度1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较,本技术方案在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它的具体特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6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