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捕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4182.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5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文;刘子;胡琼;胡龙祥;宋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A01M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捕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捕鼠箱,涉及捕鼠箱技术领域,其包括捕捉笼、安装在捕捉笼一侧的收集笼,捕捉笼相对收集笼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收集笼相对捕捉笼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内部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靠近收集笼的一侧固接有锥形环,锥形环直径大的一端靠近捕捉笼的一侧,锥形环远离第一圆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条阻挡条,阻挡条沿锥形环轴向分布,阻挡条自与锥形环的连接处箱靠近锥形环轴向一侧延伸。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将老鼠取出,可多次进行捕捉,捕捉效率较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捕鼠箱。
背景技术
目前,捕擒活鼠的器具种类很多,捕获活鼠的机制一般是:(1)置诱饵使老鼠入笼(箱);(2)老鼠取食诱饵启动机关;(3)机关启动导致笼(箱)门关闭捕获老鼠。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36922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笼门自锁式捕鼠笼,笼门上设有把手,笼门顶部与笼体门框的上缘铰接;下旋式门锁一端直接铰接在笼体的两侧,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笼体连接;下旋式门锁下旋时,能够使笼门处于锁紧状态,下旋式门锁上旋时,能够使笼门打开;踏板设置在笼体内,踏板通过连杆与压杆的一端连接,压杆设置在笼体上部,当笼门打开时,压杆的另一端压住把手的顶端,使笼门保持打开状态;当踏板受到触动时,连杆拉动压杆使把手脱离控制,笼门关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每次捕捉完一只老鼠后都需要将老鼠取出,再进行二次使用,捕捉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捕鼠箱,不需将老鼠取出,可多次进行捕捉,捕捉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捕鼠箱,包括捕捉笼、安装在捕捉笼一侧的收集笼,所述捕捉笼相对收集笼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收集笼相对捕捉笼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靠近收集笼的一侧固接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直径大的一端靠近捕捉笼的一侧,所述锥形环远离第一圆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条阻挡条,所述阻挡条沿锥形环轴向分布,所述阻挡条自与锥形环的连接处箱靠近锥形环轴向一侧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捕捉笼和收集笼内部均放入诱饵,老鼠进入到捕捉笼内部,捕捉笼关闭,老鼠从固定环进入到锥形环内从锥形环穿过阻挡条进入到收集笼内部。不需将老鼠取出,可多次进行捕捉,捕捉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笼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盖设第二圆孔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锥形环从第二圆孔内部取出时,将盖板盖设在第二圆孔处,使收集笼的密封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铰接连接在收集笼的内侧壁上且位于锥形环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笼箱远离捕捉笼的一侧移动时,此时第二圆孔沿锥形环进行滑动,盖板由于自重盖设在第二圆孔上,从而使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上端面铰接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向上穿过收集笼的顶部,所述收集笼的顶部对应竖杆开设有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盖板时,将竖杆上移,竖杆上移时沿腰形孔滑动,竖杆带动盖板向上翻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杆的顶部安装有锁紧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锁紧环,减小竖杆从腰形孔掉落到收集笼内部的情况,从而使得竖杆相对收集笼安装时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收集笼内顶面和盖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盖板受到弹簧的推理,使得盖板盖设在第二圆孔上,使用者晃动收集笼时,盖板仍稳定的盖设在第二圆孔上,使得老鼠较为稳定的放置在收集笼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4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