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806.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华;顾曙光;严娟;单佳楠;涂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絮凝 装置 | ||
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设置于沉淀池上,该絮凝装置包括上端未封闭的外柱体和内柱体,所述外柱体和内柱体之间形成环形腔体;所述外柱体的内壁上和内柱体的外壁上连接有间隔的环形凸起;所述外柱体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内柱体内部设置有空心流道,内柱体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空心流道通向沉淀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利用外柱体和内柱体之间的环形凸起,水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流中的颗粒物相互碰撞,从而达到絮凝;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用该装置使得进入沉淀池后的絮凝物快速增大,同时提高了沉淀池的絮凝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是通过水利搅拌或机械搅拌扰动水体,产生速度梯度或涡旋,促使颗粒相互碰撞聚聚结,要使水中悬浮颗粒之间或悬浮颗粒与混凝剂之间发生絮凝,一个必要条件是使颗粒互相碰撞;推动水中颗粒互相碰撞的动力来自两方面:颗粒在水中的布朗运动,或者在水利或机械搅拌下引起的水体运动;一般在絮凝过程中利用搅拌机搅拌,使得原水与混凝剂之间产生絮凝;而装载搅拌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设置于沉淀池上,该絮凝装置包括上端未封闭的外柱体和内柱体,所述外柱体和内柱体之间形成环形腔体;所述外柱体的内壁上和内柱体的外壁上连接有间隔的环形凸起;所述外柱体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内柱体内部设置有空心流道,内柱体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空心流道通向沉淀池。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起的截面为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柱体底部外侧一圈和内柱体底部外侧一圈与沉淀池上方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利用外柱体和内柱体之间的环形凸起,水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流中的颗粒物相互碰撞,从而达到絮凝;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用该装置使得进入沉淀池后的絮凝物快速增大,同时提高了沉淀池的絮凝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柱体,2、内柱体,3、环形凸起,4、进水管,5、空心流道,6、出水口,7、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设置于沉淀池上,该絮凝装置包括上端未封闭的外柱体1和内柱体2,所述外柱体1和内柱体2之间形成环形腔体,环形腔体用于注水;所述外柱体1的内壁上和内柱体2的外壁上连接有间隔的环形凸起3,环形凸起3位于环形腔体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起3的截面为锥状,锥状的环形凸起3通过锥面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水中的颗粒物与混凝剂能够产生相互碰撞;所述外柱体1一侧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内柱体2内部设置有空心流道5,内柱体2上端开设有出水口6;所述出水口6通过空心流道5通向沉淀池;为了防止漏水,所述外柱体1底部外侧一圈和内柱体2底部外侧一圈与沉淀池上方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7。
工作原理:原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外柱体1和内柱体2之间的环形腔体,原水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形成环形水流,由于外柱体1和内柱体2之间的环形凸起3起到阻尼效果,使得颗粒物与混凝剂碰撞,使得沉淀开始前絮凝物快速形成,水流上升至出水口6,经过空心流道5进入沉淀池;该装置比起安装常规的絮凝处理设备,例如絮凝室或者搅拌设备,它的花费要少的多,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