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7163.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陆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瑞杰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3;F23G7/00;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属于造纸装置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仓,且箱体的内部位于过滤仓的底端设置有烘干仓,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远离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过滤仓并连接有螺旋杆,且螺旋杆的外侧设置有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的顶端贯穿至箱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螺旋杆和过滤网,当螺旋杆旋转带动污泥通过过滤网时,过滤网能对污泥进行一次快速脱水,该种脱水方式耗时较短,提升了污泥处理的效率,通过设置有热风管和热风机,当一次脱水的污泥被螺旋杆带动至烘干仓内时,控制热风机吹出热风,使得装置对污泥进行二次脱水,降低了污泥内的含水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行业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非常大,而且难以处理,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直接填埋,直接填埋不仅需要填埋场地,而且污染环境;第二种是将污泥进行脱水,与煤进行混合,然后送入锅炉燃烧。
传统的污泥处理装置未设置有快速脱水装置,在造纸污泥脱水方式为自然沉淀法,该种脱水方式耗时较长,使得污泥处理的效率较低,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未设置有烘干装置,造纸污泥需将含水量下降至50%才能与煤混合进行燃烧,且自然沉淀难以达到该标准,使得污泥燃烧效率较低,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加了经济损失,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的过滤装置不便拆卸,当装置长时间使用需定期进行保养维修时,难以将过滤装置从装置内取出,增大了维修的难度,降低了维修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仓,且箱体的内部位于过滤仓的底端设置有烘干仓,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远离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过滤仓并连接有螺旋杆,且螺旋杆的外侧设置有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的进料口贯穿至箱体的顶端,且三通管道远离电机的一侧套接有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内部位于三通管道的外侧连接有过滤网,所述三通管道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框,且第二连接框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盘,所述箱体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热风管,且热风管的顶端安装有热风机。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通过四组螺栓与箱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板由铝合金材质构成。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槽卡合连接,且螺旋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至烘干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杆等距分布在第二连接框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过滤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贯穿至箱体的外侧并连接有水阀。
优选地,所述热风管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热风管的一端贯穿至烘干仓的内部,所述热风管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螺旋杆和过滤网,当螺旋杆旋转带动污泥通过过滤网时,过滤网能对污泥进行一次快速脱水,该种脱水方式耗时较短,提升了污泥处理的效率,通过设置有热风管和热风机,当一次脱水的污泥被螺旋杆带动至烘干仓内时,控制热风机吹出热风,使得装置对污泥进行二次脱水,降低了污泥内的含水量,增加了污泥的燃烧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小了经济损失,通过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箱体可拆卸连接,当装置内的过滤装置需要维修时,通过拆卸连接板,使得过滤装置便于取出,减小了维修的难度,提升了维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瑞杰,未经陆瑞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7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