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3066.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罗丽萍;吴栋;郝影宾;崔萌;黄学勇;薛阿辉;宁方建;罗火林;郭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91/04 | 分类号: | 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拟南芥 种子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拟南芥在种子成熟时,需要对种子进行收集,传统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手工收集,由于花胎容易与其他拟南芥植株缠绕,热工收集效率慢,且容易伤到植株,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其中:上圆桶底端与下圆筒底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杆一端与上圆桶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环形杆固定连接,圆台底端与下圆筒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圆台顶端设置在上圆桶内,环形收集框内壁设有螺纹,下圆筒外壁设有螺纹,环形收集框与下圆筒通过螺纹连接,环形收集框设置有收集槽,下圆筒底端分别设置有插杆和过孔。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收集种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子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其具有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基因组简单、遗传操作简便等特点,广泛被运用于遗传学,植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是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拟南芥在种子成熟时,需要对种子进行收集,传统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手工收集,由于花胎容易与其他拟南芥植株缠绕,热工收集效率慢,且容易伤到植株,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包括下圆筒、连接杆、上圆桶、固定杆、环形杆、圆台、环形收集框、收集槽、插杆、过孔;其中:上圆桶底端与下圆筒底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杆一端与上圆桶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环形杆固定连接,圆台底端与下圆筒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圆台顶端设置在上圆桶内,环形收集框内壁设有螺纹,下圆筒外壁设有螺纹,环形收集框与下圆筒通过螺纹连接,环形收集框设置有收集槽,下圆筒底端分别设置有插杆和过孔。
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其中:插杆材质为不锈钢。
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其中:固定杆数量为六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插杆插入泥土中,将花胎缠绕在环形杆上,让花胎绕着环形杆生长,有效避免花胎与其他拟南芥植株进行缠绕,当拟南芥种子成熟时,果荚中的种子脱离果荚落到圆台上,从下圆筒与上圆桶之间的间隙流出落到收集槽内,将环形收集框从下圆筒取下,实现对拟南芥种子的收集;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收集种子。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外,本实用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与环形杆连接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收集框俯视图。
附图标记:下圆筒1、连接杆2、上圆桶3、固定杆4、环形杆5、圆台6、环形收集框7、收集槽8、插杆9、过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3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抽取的建筑设计用画筒
- 下一篇:安全型无菌双采样口血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