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肩带结构的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1305.4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国服饰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30;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肩带 结构 背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肩带结构的背包,包括背包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背包本体背部的肩带组件,所述肩带组件包括肩带和肩带垫,所述肩带垫的上部上下相对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肩带垫的下部上下相对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所述肩带的中间段设于肩带垫的外侧,所述肩带的上端从肩带垫的外侧穿入所述第二穿孔、再从肩带垫的内侧穿出所述第一穿孔、然后连接于背包本体的上部,所述肩带的下端从肩带垫的外侧穿入所述第三穿孔、再从肩带垫的内侧穿出所述第四穿孔、然后连接于背包本体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包的肩带与肩带垫结合时无需缝合即可使用,便于制造,且使用更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肩带结构的背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包一般通过肩带背在背上,背背包时,肩带直接与人体的肩部接触,为了减小肩带对人体肩部的压力,防止肩带勒痛或勒伤肩部,肩带一般都设有肩带垫,在现有技术中,肩带垫一般都是缝合包裹在肩带中的,该结构的肩带的制造比较麻烦,且减压的效果较差,使用的舒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肩带结构的背包,以使该背包的肩带与肩带垫结合时无需缝合即可使用,便于制造,且使用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肩带结构的背包,包括背包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背包本体背部的肩带组件,所述肩带组件包括肩带和肩带垫,所述肩带垫的上部上下相对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肩带垫的下部上下相对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所述肩带的中间段设于肩带垫的外侧,所述肩带的上端从肩带垫的外侧穿入所述第二穿孔、再从肩带垫的内侧穿出所述第一穿孔、然后连接于背包本体的上部,所述肩带的下端从肩带垫的外侧穿入所述第三穿孔、再从肩带垫的内侧穿出所述第四穿孔、然后连接于背包本体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垫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肩带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的内侧面与肩带垫的内侧面之间通过魔术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由两段组成,两段肩带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垫采用一体成型的发泡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背包本体包括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所述第一面料构成背包本体的正面和两个侧面,所述第二面料构成背包本体的背面、顶面和底面,第一面料构成的正面的下边缘与第二面料构成的底面的前边缘固定连接,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的其余边缘之间通过双头拉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背包本体的上部设有两个可拆卸的阻挡件,每个所述阻挡件横跨背包本体对应的侧面与背面之间的拉链的外侧。
进一步地,各所述阻挡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按扣连接于背包本体对应的侧面和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肩带垫上设置穿孔,直接将肩带垫穿在肩带上,即可实现肩带垫和肩带的结合,肩带与肩带垫结合时无需缝合即可使用,便于制造,并且,在使用时,肩带不会直接对肩膀产生挤压,完全通过肩带垫与人体的肩膀接触,相对于传统肩带包裹肩带垫的结构,本申请的肩带与人体的肩膀接触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肩带垫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国服饰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金国服饰制品(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1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壳体毛坯清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弹簧瓶装配的内瓶上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