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9136.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杰;葛彩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犹县赟吉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3412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瘫 病人 下肢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包括U形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U形支撑板的两竖板端部分别设置有脚部支撑模块,所述U形支撑板的横板连接腰部支撑模块。本实用新型涉及偏瘫病人下肢矫正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本装置能够对偏瘫病人进行下肢的矫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瘫病人下肢矫正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
背景技术
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 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使其能下肢伸直,一般需要使用吊绳悬挂腿部支撑设备和腰部支撑设备,对腿部和腰部的支撑设备一般是无纺布,使用吊绳调节腿部支撑设备和腰部支撑设备高度和位置不方便,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方便对偏瘫病人的下肢进行矫正。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包括U形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U形支撑板的两竖板端部分别设置有脚部支撑模块,所述U形支撑板的横板连接腰部支撑模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脚部支撑模块包括对称的圆筒,对称的所述圆筒分别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撑板的两竖板端部上侧,每个所述圆筒的上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每个所述圆筒内分别嵌入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上侧固定连接立板,每个所述立板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槽,每个所述立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弧形杆,每个所述弧形杆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圆孔,脚部支撑套筒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螺纹柱,两个所述螺纹柱分别穿过两侧的其中一个所述圆孔且螺纹连接螺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筒内铰接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腰部支撑模块包括对称的导向柱,对称的所述导向柱分别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撑板的横板两端,对称的所述导向柱分别穿过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腰部支撑板的两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柱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螺纹孔,螺栓分别穿过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偏瘫病人的下肢矫正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能够进行偏瘫患者的下肢矫正;
(2)弧形杆和螺纹柱能够拆卸,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更换脚部支撑套筒的大小,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圆孔,圆孔高度不同,能够根据患者的偏瘫程度调节脚部支撑套筒的高度,并且能够转动螺杆带动圆柱滑块移动,调节脚部支撑套筒的位置;
(3)腰部支撑块的高度可以调节,能根据患者的腰部能抬起的高度调节腰部支撑块的高度,不需要使用吊绳进行腰部支撑,便于调节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犹县赟吉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犹县赟吉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9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动车主动电机支架的加工夹具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户外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