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深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6577.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木旺;林顺华;林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16 | 分类号: | G02B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深紫 光源 荧光 显微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深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照明装置。该系统由目镜、不透深紫外物镜、深紫外激发光源和聚光系统组成,其中深紫外激光光源和聚光系统安装在物镜周围,并形成暗场照明,照射在标本上,激发标本产生荧光,经由物镜收集后再成像至目镜。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短工作距离的物镜,避免了光能损耗,光学效率更高;不需要滤色块,结构简单且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显微激发照明技术。
背景技术
荧光显微镜具有对比度高、检出能力高、对细胞的刺激小、能进行多重染色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血液学、组织学、病理学、药物化学等研究以及临床试验之用。荧光显微镜主要由荧光激发源、聚光系统、滤色块(由激发滤色片、分光分色片和阻挡滤色片组成)和显微镜组成,一般是采用落射照明结构,具体原理是:荧光激发源通电后发出的光线经过聚光、激发滤色片(只能透过小于一定波长的光)和分光分色片(反射小于某波长的光,并能透射大于该波长的光)成像在物镜的后焦面上,与物镜形成一个柯拉照明系统,可以在样品上获得均匀的落射照明;样品受到落射照激发后产生荧光,其波长大于分光分色片能够透射的光的波长,此荧光直接透过分光分色片和阻挡滤色片(只能透过大于某一波长的光),到达目镜或者摄像装置以供观察。
因为物镜同时充当聚光和成像作用,结构简单,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特殊波长如深紫外(350nm以下),由于常规荧光物镜、聚光系统只能透过紫外以上的波长,该方法就不适用,除非全部重新设计,但代价昂贵。
现有专利CN107003242 A公开一种使用荧光剂进行染色之后在紫外激发的情况下使用荧光显微镜控制组织中的成像深度的系统和方法,采用斜照明方式,即照明聚光和成像部分独立,解决了物镜不能透深紫外的问题,但对于高倍物镜,由于工作距离短(如1mm左右),斜照明的利用率就非常低,甚至不能用。
现有专利CN 205091263U、CN105092550A公开了一种荧光显微成像方法和装置,包括光源装置、样品放置台、物镜、发射滤光模组和图像获取装置,光源装置包括多个单色荧光激发光源和与多个单色荧光激发光源电连接的控制系统,多个单色荧光激发光源环绕物镜和图像获取装置所构成的成像光路中轴设置,且每个单色荧光激发光源所发出的单色荧光激发光与成像光路中轴相交于样品放置台的预设位置,控制系统根据实验要求在多个单色荧光激发光源中点亮至少一个相同颜色的单色荧光激发光源为目标光源;样品放置台设置于多个单色荧光激发光源所发出的单色荧光激发光交汇位置。但该对比文件是用于透射荧光,需要滤色块,其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深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深紫外激发光源及其聚光系统安装在物镜周围,激发光源发出的光经聚光系统后形成暗场照明照射在标本面上,激发标本发出荧光,经物镜收集后在成像到目镜上。
所述的荧光激发光源为紫外固态光源,其波长小于400nm。如LED,固态激光,优选的为LED,LED固定在环形电路板上。
所述的紫外固态光源为LED。
所述的荧光激发光源的数量可以一颗或者多颗。
所述的在波长上可以是单种波长,或多种波长的组合。
所述的聚光系统为透镜、离轴抛物面,离轴曲面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聚光系统用以将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形成暗场照明会聚在标本面上,与所述的物镜的焦面重合。
所述的透镜必须可以透深紫外,如石英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6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集水器
- 下一篇:电梯轿厢随从线附带信号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