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标签信号接收增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4810.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凯;林宝德;马力;赵灿辉;李芳洲;刘国建;程政达;潘巍;刘应洁;梁艳玲;胡昌斌;宋庆;殷军;张倩;李辉;李勇;宋庆林;薛博水;孙若峰;张剑鹏;孟维丽娅;杨晨曦;赵晓平;田园;邱传东;董曦;袁忠;蒋羽鹏;廖彬;朱凌霄;王海燕;孙研;张毅;杨建荣;方舟;唐英;宋国栋;施绍坤;周雪燕;孙永文;雷宇;杨春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B5/02;F16M11/12;F16M11/04;F16M11/18;F16M1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罗继元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标签 信号 接收 增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信号接收增强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识别率的电子标签信号接收增强装置。它包括阅读器;其还包括固连于阅读器下端的转轴,其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的壳体,一端与壳体下端铰接且可相对壳体转动调节的支撑臂,以及固连于壳体另一端的固定板;所述转轴穿入壳体且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转轴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标签信号接收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电子标签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应用范围包括:电力作业管控、防伪、生产流水线管理、仓储管理、销售渠道管理、贵重物品管理、图书管理、租赁产品管理、汽车防盗、航空包裹管理等。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会在一定空间能均布多个阅读器来共同识别管理该空间内带电子标签的标的物,现有的阅读器均仪固定的角度进行安全,识别范围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阅读器的识别空间固定,标的物存在遮挡等情况,当位于某一阅读器识别区的电子标签因遮挡导致该阅读器对遮挡的电子标签的信号接收较弱时,此时就会出现识别困难、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等情况。导致识别管理上出现错误,造成管理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电子标签识别精度的电子标签信号接收增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子标签信号接收增强装置,包括阅读器;其还包括固连于阅读器下端的转轴,其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的壳体,一端与壳体下端铰接且可相对壳体转动调节的支撑臂,以及固连于壳体另一端的固定板;所述转轴穿入壳体且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转轴驱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设置于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于转轴上、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臂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采用管状轴。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通过轴瓦与壳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可以转动角度增加识别范围,增大撒识别区域。使阅读器在其识别范围内部分电子标签识别信号较弱时,可以通过控制器调动其附近的阅读器转动角度配合进行识别,以提高识别的精度,避免出现识别困难、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等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简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具体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4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悬挂式路由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蓝牙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