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7704.5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杨睿;吕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区块 数据 同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包括:配线箱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底端;所述除湿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除湿机构分别安装在柜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开口处;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顶端开口处;湿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顶端;矩形槽箱可拆卸的沿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左侧顶端;防尘散热网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后侧开口处。该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可对区块链数据中的同步端进行保护,对区块链数据中同步端周围潮湿空气除湿的同时提高密封性,避免与外部潮湿空气和灰尘直接接触,防止外部潮湿空气及灰尘腐蚀内部的电气元件,提高区块链数据同步端的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区块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在现有技术领域内,区块链数据中的同步端缺少保护装置,区块链数据同步端外部机体直接与外部潮湿空气和灰尘接触,进而导致外部灰尘及潮湿空气腐蚀内部的电气元件减少其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区块链数据中的同步端缺少保护装置,同步端外部机体直接与外部潮湿空气接触,进而导致外部潮湿空气腐蚀同步端内部的电气元件减少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寿命区块链数据同步装置,包括:
柜体;
配线箱,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底端;
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除湿机构分别安装在柜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开口处;
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顶端开口处;
湿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顶端;
矩形槽箱,可拆卸的沿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左侧顶端;
防尘散热网,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后侧开口处;
区块链数据同步端,所述区块链数据同步端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区块链数据同步端通过支架由上至下间隙安装在柜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壳体、除湿机、封闭组件和换水通孔;壳体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腔侧壁开口处,所述壳体的外侧延伸出柜体的外壁外侧;除湿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除湿机的内侧延伸出壳体的外壁内侧,所述除湿机与湿度感应器电性连接;封闭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内侧开口处;换水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外侧底端与除湿机的换水口对应位置处并与壳体外壁相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7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钙生产用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的锅炉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