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编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6229.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昌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编码 电路 | ||
1.一种电流编码电路,用于实现电表与无线断路器的自动配对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片U1、无线模块BT1、第一单元CN1、第二单元CN2和第三单元CN3,其中:
所述第一芯片U1的6管脚与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远离所述第一芯片U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与交流端AC1之间并接有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交流端AC1与所述第一单元CN1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U1的1管脚通过电阻R4接电源,所述第一芯片U1的2管脚通过电阻R6与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电性连接,所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与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0管脚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U1的4管脚与三端双向交流开关SC1的G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共接端与所述三端双向交流开关SC1的T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芯片U1的4管脚还通过电阻R7与所述三端双向交流开关SC1的T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远离所述第一芯片U1的一端与交流端AC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共接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51、电容C21与所述交流端AC2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端AC2与所述第三单元CN3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U1的6管脚与所述电阻R3的共接端依次通过电阻R52、电容C22与所述第一芯片U1的4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2远离所述电阻R52的一端与交流端AC2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端AC2与所述第三单元CN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4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5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2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4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1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3管脚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BT1的6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BT1的7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2管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4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5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2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4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BT1的11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3管脚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BT1的6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BT1的7管脚与所述第二单元CN2的2管脚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CN1的1管脚与2管脚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元CN3的1管脚与2管脚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62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