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位漩涡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5920.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4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贺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珊珊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25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漩涡 振荡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位漩涡振荡器,包括箱体和电机,箱体内腔的底部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杆,侧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C型杆,本实用新型涉及振荡器技术领域。该多孔位漩涡振荡器,第一C型杆、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协同,对第二C型杆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相对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柱和第二C型杆的相对转动方向呈九十度,实现了第二C型杆可以随意转动的目的,再与弹簧夹协同,实现了可以对容器管位置进行限定的同时,保障设备运行时,容器管可以随着设备内部的运动产生相应的运动,过程中不需要人员参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荡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位漩涡振荡器。
背景技术
在自然科学实验中,往往要将几种物料进行混合至均一,常见的形式如流体物料的混合,或在流体中溶解固体溶质。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混合过程如果靠手震荡是比较费时费力的,而且效果也不理想,目前现有的一种混合器即漩涡振荡混合器可以提供剧烈震荡,其特点是混合管下端做快速偏心圆周运动,上端相对不动,这样就使管内的液体产生剧烈的漩涡转动,提供剧烈的震荡环境,而且因上端位置基本稳定,其工作过程一般都是半自动,即需要依靠手持容器管的上端,下端接触振荡器的托盘来实现,打开漩涡振荡器,托盘进行偏心震动,因此带动与之静摩擦接触的容器管下端也进行偏心震动,从而使容器管内的混合液自下而上产生漩涡式旋转,漩涡振荡器主要适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化学、医药等研究领域,是生物实验室对各种试剂、溶液、化学物质进行固定、振荡、混匀处理的必备常规仪器。
现有的多孔位漩涡振荡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多个人员协助进行工作,长时间容易导致疲劳,持握不稳导致出现意外情况,而且容器管的底部与设备托盘活动接触,容易相互碰撞,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位漩涡振荡器,解决了常见的漩涡振荡器需要人工协助,浪费大量人力和容器管的底部与设备托盘活动接触,容易相互碰撞,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孔位漩涡振荡器,包括箱体和电机,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杆,所述侧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C型杆,所述第一C型杆的侧面贯穿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侧面贯穿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C型杆,所述第二C型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夹,所述弹簧夹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容器管。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侧板,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板并延伸至侧板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顶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正面贯穿有夹杆,所述夹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筒,且限位筒的内表面与容器管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顶部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球珠,且球珠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底部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位漩涡振荡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珊珊,未经贺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喷燃油泵及其滤网
- 下一篇:一种喷砂均匀的喷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