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虫情测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4647.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华;陈曦;李彬;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347 | 分类号: | F26B3/347;B07B1/28;A01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虫情 测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虫情测报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诱捕装置、虫体处理装置以及虫体上传装置,所述虫体处理装置包括烘干管以及用于对烘干管加热的微波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加热灭虫,虫子死亡后没有损坏、便于虫情测报人员判断其类型,且微波加热灭虫加热速度快,安全有效,无残毒,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虫情测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虫情测报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虫害的监测和预测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所在。传统的监测和预测方法费时费力、实效性差而准确度低。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建立了多种农林害虫的监测预警系统,显著地提高了监测预警水平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测报工作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问题,自动虫情测报灯专为田间病虫害统计而研制,利用光电技术实现诱虫、杀虫、分装等功能。
但是,现在实际应用的虫情测报灯致虫死亡时容易损坏尸体而不容易辨认,从而影响虫情测报人员的判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虫情测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虫情测报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诱捕装置、虫体处理装置以及虫体上传装置,所述虫体处理装置包括烘干管以及用于对烘干管加热的微波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本装置放置于农田中,通过诱捕装置诱捕害虫并使其昏迷,昏迷后的虫子掉落至烘干管内,此时启动微波器件对烘干管进行迅速增温,使温度升高到害虫的致死温度,死亡后的虫体通过虫体上传装置拍照上传至服务器供虫情测报人员端查看。
所述烘干管上设有温控开关。
所述烘干管包括进虫口和出虫口,所述进虫口和出虫口处均设有可相对烘干管转动的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上设有翻板,所述翻转轴驱动翻板翻转以启闭进虫口或出虫口,所述翻转轴一端设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翻转驱动件。
所述进虫口和出虫口处均设有导向管道,所述导向管道呈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缩口状,所述翻板封闭进虫口或出虫口时,翻板上端面与导向管道下端面相抵。
所述微波器件通过安装板固定于烘干管上,所述安装板内具有导热空腔,所述烘干管上开设有与导热空腔相连通的导热孔。
还包括虫体振筛装置,所述虫体振筛装置包括用于使虫体在其表面运动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落虫口,所述落虫口沿虫体的运动方向设置,落虫口的宽度沿虫体的运动方向逐渐扩大。
所述落虫口沿虫体的运动方向逐渐向下凹陷。
所述振动盘呈倾斜设置。
所述虫体振筛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振动盘振动的振动驱动件。
所述振动驱动件下方设有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振动盘支架以及夹设于两个振动盘支架之间的若干减震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加热灭虫,虫子死亡后没有损坏、便于虫情测报人员判断其类型,且微波加热灭虫加热速度快,安全有效,无残毒,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虫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虫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虫体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4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式材料吊顶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检修口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