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灌溉的生态花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9972.2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俊;杨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8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灌溉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灌溉的生态花池,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木栅格坐板、筛板、导水管和排泥组件;第二容器设于第一容器一侧;木栅格坐板盖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上;筛板水平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中部,将第二容器分隔为第二容器上腔体和第二容器下腔体;导水管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容器和所述的第二容器下腔体之间;排泥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中,排泥组件能够将所述的筛板上的泥沙排出第二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分别采用连通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进行植物种植和雨水收集,同时将收集的雨水过滤后缓慢渗入第一容器,供植物的根系使用,如此便有效的利用雨水进行灌溉,节省了灌溉投入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灌溉的生态花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池通常在植物周围匹配一圈架体,架体上设置座椅供人们使用,花池设备将植物景观与休憩座椅融为一体,提升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城市绿化率,作为生活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感。
但现有的花池结构通常需要定期的灌溉,以此维持花池中植物的生长。多数城市中采用直接喷灌的形式对花池进行灌溉,灌溉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消耗大量的自来水,并且在灌溉过程中会将花池中的泥沙溅到周围设置的座椅上,使得座椅无法投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动灌溉的生态花池,具有优异的储水、供水功能,满足花池中植物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灌溉的生态花池,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木栅格坐板、筛板、导水管和排泥组件,其中具体地:
第一容器,装填有土壤,用于植被栽种;
第二容器,设于第一容器一侧;
木栅格坐板,盖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上;
筛板,水平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中部,将第二容器分隔为第二容器上腔体和第二容器下腔体,雨水能够由所述的第二容器上腔体流入所述的第二容器下腔体;
导水管,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容器和所述的第二容器下腔体之间;
排泥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中,排泥组件能够将所述的筛板上的泥沙排出第二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水管一端伸于第二容器下腔体中的液面下,另一端伸于第一容器中的土壤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水管内部设有吸水棉。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共用一块侧壁,该侧壁顶部开设有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上腔体的溢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组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
所述的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容器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的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分别设于所述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组件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上腔体上的排泥口,所述的排泥口上设有排泥门,所述的排泥门铰接于所述的第二容器上腔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二容器上腔体侧壁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推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组件还包括微处理器和接触觉传感器;
所述的接触觉传感器设于所述的第二刮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9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