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多功能布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9055.4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7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娟;陈欢欢;王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孙稚源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模块化 网络 多功能 布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多功能布线装置,属于大数据设备布线技术领域,其包括柜体,柜体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等距设有用于固定设备的安装板,所述安装腔内活动安装有位于所述安装板右侧的定位桩,所述定位桩滑动连接有布线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桩滑动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接有转角架,所述转角架固定设置在固线盒。该多功能布线装置可以实现对现有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方面进行改进设计,为线缆走线提供专门的通道,大大提高了柜体内部线缆的整洁性,适合推广应用在单条或部分线缆维护时不会对附近的其他线缆造成影响,保证常稳定运行,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柜体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数据设备布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多功能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所谓“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其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由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需要完成对数据的快速计算和高效存储等数据分析环节,各个组成模块需要长时间工作在高负荷状态下,进而必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各模块之间的连线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将会导致连线的使用寿命变短甚至引发火灾等。另外,在潮湿环境中时,会导致连线短路从而影响网络的稳定性。最后,由于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频段的电磁波会对网络的工作造成电磁干扰,也会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多功能布线装置,它可以实现对现有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布线方面进行改进设计,为线缆走线提供专门的通道,大大提高了柜体内部线缆的整洁性,适合推广应用在单条或部分线缆维护时不会对附近的其他线缆造成影响,保证常稳定运行,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柜体的散热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数据模块化网络的多功能布线装置,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等距设有用于固定设备的安装板,所述安装腔内活动安装有位于所述安装板右侧的定位桩,所述定位桩滑动连接有布线机构;
所述布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桩滑动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接有转角架,所述转角架固定设置在固线盒,所述固线盒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固线盒的封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在安装腔左壁自上而下设置有五个。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桩在安装腔中自前向后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开凿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桩相匹配的圆形通孔,另一侧开设有用于转角架转动的转动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内以转动腔为中心开凿有转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圆周设置有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与所述转动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线盒内壁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承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封压板靠近固线盒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承接板相适配的抵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板与所述抵压板相向一侧均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贯穿设置且螺纹连接有螺栓,底部可抵接在所述定位桩外缘。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左侧内壁中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防尘网,右侧设有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未经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9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避雷器试验支架
- 下一篇: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利用的循环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