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视场成像模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2543.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成像 模组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分视场成像模组及终端设备,包括:棱镜和至少两个成像模块;棱镜位于至少两个成像模块上方,棱镜用于调整从棱镜射出的光线方向与至少两个成像模块垂直;棱镜和至少两个成像模块之间设有透镜组,透镜组用于将物方视场光线分别汇聚到对应的成像模块上。通过棱镜不同角度的棱镜面将不同方向的视场光线分别调整为垂直光线,然后垂直光线分别射入对应的成像模块进行成像。棱镜的每个用于调整光线的棱镜面对应一个分视场区域,每个分视场区域对应一个成像模块。通过将目标物分成多个分视场在对应成像模块上分别成像,最终通过图像处理将各个成像模块上获取的目标物部分图像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物图像。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16日提交中国国知局、申请号为201921333662.5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视场成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希望做到全面屏设计,并且将指纹识别和前置摄像头集成于显示屏下同时不影响显示。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将指纹识别集成于显示屏下的技术,例如在先专利CN201710086890.6中提出了一种矩阵式小孔成像系统(Matrix PinholeImaging System,MAPIS),用于近距离采集物体表面图像,如指纹图像、人脸图像等。MAPIS可以被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多种电子设备中。
MAPIS一般包括小孔板和图像传感器。在小孔板上开设有多个成像孔。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小孔板的一侧,并且与成像孔的位置对应。这样,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板另一侧的目标物上的光线,就可以穿过成像孔,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目标物的倒立的像。穿过每一个成像孔的光线都可以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相应的像,将这多个像进行拼接,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目标物的图像。
但是,由于成像孔的透过率是有限的,通过成像孔的光线强度减小,难以被图像传感器接收,容易淹没在图像传感器的热噪声之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视场成像模组及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本身请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分视场成像模组,包括:棱镜1和至少两个成像模块2;
所述棱镜1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块2上方,所述棱镜1用于调整从所述棱镜1射出的光线方向与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块2垂直;
所述棱镜1和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块2之间设有透镜组3,所述透镜组3用于将物方视场光线分别汇聚到对应的成像模块2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成像模块2对应一个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成像模块2对应一个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组3包括以下三者中的至少一种:菲涅尔波带片、菲涅尔透镜和凸透镜,每个所述成像模块2与一个所述菲涅尔波带片、或菲涅尔透镜或凸透镜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组3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每个所述成像模块2与一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对应。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成像模块2对应三个图像传感器,所述三个图像传感器分别用于接收红光、绿光和蓝光。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组3包括以下三者中的至少一种:菲涅尔波带片、或菲涅尔透镜和凸透镜,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与一个所述菲涅尔波带片、或菲涅尔透镜或凸透镜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组3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与一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对应。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成像模块2之间设有视场光阑4。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1采用微米级棱镜膜或纳米级棱镜膜。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模块2的数量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2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