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8615.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1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丹丹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建筑结构 | ||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地基(2)、主缓震器、多个侧缓震器;
所述地基(2)上开设有凹槽(21),所述基座(1)设置于所述凹槽(21)内;
所述主缓震器包括上连接块(31)与下连接块(32),所述上连接块(31)固定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所述上连接块(31)的底部设置有球型块(33),所述下连接块(32)嵌于所述凹槽(21)内,所述下连接块(32)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34),所述第一连接槽(34)内设置有滑块(35),所述滑块(35)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槽(34)的左右两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5)的底部通过第一压簧(37)与所述第一连接槽(34)的内底壁连接,所述滑块(35)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球型块(33)相匹配的球槽(36),所述球型块(33)与所述球槽(36)活动连接;
多个所述侧缓震器围绕所述主缓震器设置;
所述侧缓震器包括立柱(41)、连接筒(42)、以及第二压簧(43);
所述立柱(41)的上端与所述基座(1)的底部连接,所述立柱(41)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压簧(43)与所述连接筒(42)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连接筒(42)的底部设置为凸圆弧状,所述凹槽(21)内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筒(4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槽(22),所述第二连接槽(22)的底壁配置为凹圆弧状,所述连接筒(4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槽(22)的底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阻尼杆(5);
所述阻尼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的侧壁与所述凹槽(21)的内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还多个第三压簧(38);
所述第三压簧(3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31)的底壁、所述下连接块(32)的顶壁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三压簧(38)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槽(3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用于防止所述连接筒(42)移位的限位器;
所述限位器包括第四压簧(44)以及抵板(45),所述第四压簧(44)的一端与所述抵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压簧(4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槽(22)的侧壁上,所述抵板(45)与所述连接筒(42)的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配重块(6);
多个所述配重块(6)固定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且所述配重块(6)位于所述上连接块(31)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与所述凹槽(21)之间填充有石英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丹丹,未经赵丹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86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乳胶内衣
- 下一篇:一种直线封边机与自动回转线速度跟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