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5546.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1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军;徐建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3/30;B32B27/06;B32B3/08;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包装 复合 pe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包括聚乙烯基层,所述聚乙烯基层竖直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温层与祛电层,所述祛电层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祛电层内腔填充有抗静电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聚乙烯基层底部设置有祛电层,祛电层底部开设的凹槽会减少食品在运动的过程中与PE薄膜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因食品与PE膜内侧摩擦而产生的静电量,而已经产生的静电则会被祛电层内腔的抗静电剂吸收,从而提高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的抗静电效果,避免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因静电堆积而出现制成袋后难以分开或封口,从而提高了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E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
背景技术
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聚乙烯薄膜(PE)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
目前,现有的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除静电效果较差,由于聚乙烯材料是非极性分子结构,由其共价键构成的分子链,既不能电离,也难以传递自由电子,使得PE膜在与与食品摩擦带电后很难消除,导致包装时PE膜因容易受到静电干扰而影响印刷效果和制成袋后难以分开或封口,从而降低了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使用的稳定性;其次,现有的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保温效果较差,通过PE膜包装后的食品容易受到外部光线作用而出现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会导致食品变质,从而降低了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包括聚乙烯基层,所述聚乙烯基层竖直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温层与祛电层,所述祛电层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祛电层内腔填充有抗静电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温层包括有低密度聚乙烯层与高密度聚乙烯层以及填充在低密度聚乙烯层与高密度聚乙烯层外侧的金属粒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温层顶部涂设有加强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聚乙烯基层、保温层与祛电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压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凹槽呈等距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强层由酸性树脂组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聚乙烯基层底部设置有祛电层,祛电层底部开设的凹槽会减少食品在运动的过程中与PE薄膜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因食品与PE膜内侧摩擦而产生的静电量,而已经产生的静电则会被祛电层内腔的抗静电剂吸收,从而提高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的抗静电效果,避免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因静电堆积而出现制成袋后难以分开或封口,从而提高了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使用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聚乙烯基层顶部设置有由低密度聚乙烯层、高密度聚乙烯层与金属粒子组成的保温层,保温层内部的金属粒子通过自身的物理特性,使得入射光经过包装成型后的PE薄膜后大部分光线发生漫反射或直接被阻隔,避免食品因光线作用而出现温度增高,使得食品外侧温度维持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食品包装的复合PE膜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5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