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肠科手术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3370.8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于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锦利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肛肠 手术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肠科手术缝合针,包括针柄、针尖、摆动针、针孔和手柄,所述针柄设置于手柄、针尖之间,所述针柄一端部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针尖固定连接,所述针尖靠近针柄的一端铰接有摆动针,所述摆动针朝向针尖的一端翻转,所述针尖与摆动针开合设置,所述针尖与摆动针的组成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针尖与摆动针的内部具有针孔,针孔通过打开或者闭合摆动针可开可闭避免缝线脱落,避免撤回时损伤组织,适合于直肠腔内上下缝合,省时省力,钩针式针头,合适的针柄硬度及弧度。该肛肠科手术缝合针,结构合理,具有操作便捷,医疗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肠科手术缝合针。
背景技术
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12cm之间。
目前肛肠手术的缝合基本还是圆形缝合针,采用可吸收线或丝线缝合,因为肛门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对于直肠内采用指针器上下缝合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肛肠科手术缝合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肠科手术缝合针,包括针柄、针尖、摆动针、针孔和手柄,所述针柄设置于手柄、针尖之间,所述针柄至少包括与手柄固定连接的外杆,以及与针尖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内杆,所述外杆与内杆相互滑动,所述内杆的一端伸入至外杆内部,并与之卡接固定,所述外杆的外壁上呈一字排开分布有多组卡槽,所述内杆伸入至外杆内部的一端杆壁上开设有供卡块伸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凹槽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卡块的边壁,所述卡块远离凹槽的一端穿过卡槽与之卡接,卡块垂直于内杆,所述针尖靠近针柄的一端铰接有摆动针。
优选的,所述摆动针朝向针尖的一端翻转,所述针尖与摆动针开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针尖与摆动针的组成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优选的,所述针尖与摆动针的内部具有针孔。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部还安装有光源朝向针尖的照射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肛肠科手术缝合针,通过针柄、针尖的设置可以在直肠腔内进行上下缝合,能快速穿针引线,解决了原有圆形缝合针在直肠腔内难操作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医疗效率,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负担,通过内杆与外杆的设置,可根据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进行尺寸的改变,通过调节长短增加手术的操作舒适性,该肛肠科手术缝合针,结构合理,具有操作便捷,医疗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柄弯曲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针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柄、2针尖、3摆动针、4针孔、5手柄、6外杆、7内杆、8卡槽、9弹簧、10凹槽、11卡块、12照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锦利,未经于锦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3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打包机
- 下一篇:一种曲轴内花键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