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外管及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2897.9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顾佳;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2013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向管柱外管及连接结构,转向管柱外管包括:管柱本体(1),所述管柱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套设轴承的轴承安装部(11),所述管柱本体(1)内插入支撑所述轴承安装部(11)的实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强件(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管柱外管内增加实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强件,一方面保证了轴承安装部的强度,另一方面改善了转向管柱外管的自然频率,同时,加强件具有延展性,因此在模锻压缩时能够通过延伸扩展来保证与转向管柱外管内壁的紧密贴合,进一步改善了自然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向管柱外管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向管柱外管,如图1所示,轴承2'需要穿过转向管柱外管1'。为此,现有技术在转向管柱外管1'与轴承安装部对应的内壁增加钢套3',以改善自然频率和扭转刚度。
上述现有技术这种加厚内壁的方式可以增加转向管柱外管的自然频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钢套有可能在外管内脱落,使得钢套离开轴承安装部而无法对轴承产生有效的支撑。
另一现有技术采用增加转向管柱外管的原始管壁厚度的方式,以增加自然频率和扭转刚度。当转向管柱外管1'被压缩时,加厚的原始管壁材料会造成过渡区域皱褶,同时自然频率材料成本也会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在转向管柱外管的轴承安装部的较低的自然频率和扭转刚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外管及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外管,包括:管柱本体,所述管柱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套设轴承的轴承安装部,所述管柱本体内插入支撑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实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强件。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为铝制加强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为铝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安装部模锻压缩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安装部具有沿所述管柱本体轴线方向的第一安装端部和第二安装端部,所述加强件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安装端部和所述第二安装端部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具有沿所述管柱本体轴线方向的第一加强件端部和第二加强件端部,所述第一安装端部在所述第一加强件端部和所述第二加强件端部之间,所述第二安装端部在所述第一加强件端部和所述第二加强件端部之间。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端部距所述第一加强件端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端部距所述第二加强件端部的距离。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端部距所述第一加强件端部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端部距所述第二加强件端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外管连接结构,包括如前所述的转向管柱外管、以及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管柱本体的所述轴承安装部之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管柱外管内增加实心可延展材料的加强件,一方面保证了轴承安装部的强度,另一方面改善了转向管柱外管的自然频率,同时,加强件具有延展性,因此在模锻压缩时能够通过延伸扩展来保证与转向管柱外管内壁的紧密贴合,进一步改善了自然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转向管柱外管的加强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管柱外管模锻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管柱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管柱外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2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实整型装置
- 下一篇:工作效率高的钢筋弯折自动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