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复合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5177.X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翟长伟;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仕佳光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17;H01B7/18;H01B7/282;H01B7/29;H01B7/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盛智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4 | 代理人: | 胡国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由内侧至外侧依次包括绞合缆芯、第一云母带、内护套、阻水带、非金属铠装层、第二云母带、外护套。外护套的材料为聚氟乙烯,绞合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若干光纤单元和若干电线单元,中心加强件位于绞合缆芯的中心,若干光纤单元和若干电线单元设于中心加强件的外围,电线单元由导电体和绝缘层构成,导电体位于绝缘层内。通过光纤单元通讯及电线单元供电,由此可解决现有索道光缆和电缆分别敷设增加施工和运营成本的问题,防止线缆过多影响索道缆车的安全,经济、实用效果好,且该外护套可使该光电复合缆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类的生活需求越来越依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但是这些社会的应用成果都离不开现代信息网络的硬件架设,而信息网络的硬件架设离不开通信光缆和电缆的架设和使用。
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热度空前高涨,尤其人们向往山水自然风景区,这就大大刺激了索道观光缆车的需求量,同时对光缆和电缆的需求量也飞速膨胀。但因传统索道缆的光缆、电缆分别敷设,增加了施工和运营成本,严重影响了索道缆车的安全、经济、实用效果。并且,因传统索道缆施工和使用环境较为恶劣,传统索道缆极易出现受潮、金属件锈蚀、紫外老化、阻燃防火效果差等环境影响以及鼠咬、猴咬、鸟啄等物理性破坏,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复合缆,由内侧至外
侧依次包括绞合缆芯、第一云母带、内护套、阻水带、非金属铠装层、第二云母带、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聚氟乙烯,所述绞合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若干光纤单元和若干电线单元,所述中心加强件位于绞合缆芯的中心,若干所述光纤单元和若干所述电线单元设于中心加强件的外围,所述电线单元由导电体和绝缘层构成,所述导电体位于绝缘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单元包括松套管和着色光纤,所述着色光纤设于所述松套管内,所述松套管与所述着色光纤之间填充有纤膏。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体为铜丝。
进一步地,所述电线单元的数量为3根,所述光纤单元的数量为2根,且每两所述电线单元或每两所述光纤单元或所述光纤单元与所述电线单元之间填充有阻水纱。
进一步地,所述松套管的外径为2.0-3.5mm,所述着色光纤的数量为1-24根。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乙烯-四氟共聚物,厚度为0.3-0.4mm。
进一步地,所述非金属铠装层由若干个非金属加强件构成,所述非金属加强件的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加强件的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阻水带的厚度为0.1-0.3mm。
进一步地,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阻燃聚乙烯,且其厚度为0.8-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纤单元进行设备通讯,通过电线单元进行供电,由此可解决现有传统索道的光缆和电缆分别敷设增加施工和运营成本的问题,且可减少线缆,防止线缆过多影响索道缆车的安全,经济、实用效果好。并且,聚氟乙烯材料的外护套,可有效减少鼠咬、猴咬、鸟啄等物理性破坏,可有效保护内部结构,减小高空施工放线张力。另外,该材料外护套可使本实用新型光电复合缆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横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仕佳光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仕佳光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5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设计摆放模型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耙齿入土压力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