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室型自清洁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4527.0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潘治创;崔傲;鲁卫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广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4 | 代理人: | 尹建民 |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室型 清洁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室型自清洁垃圾桶,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包括桶体,桶体顶部设置桶盖,桶盖一侧设置旋转叶片,桶盖通过旋转叶片与桶体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桶体内侧下部设置隔离板,隔离板上表面边缘位置设置紫外线灯板,隔离板上表面设置2组活性炭板,2组活性炭板将隔离板与紫外线灯板组成的立方体空间平均分为3个相同腔室,隔离板表面贯穿设置漏液孔,隔离板下方设置推拉盒,桶盖上部设置消毒液箱,消毒液箱一侧设置水泵箱,水泵箱内部设置水泵,桶盖下部设置喷液管,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干、湿垃圾的同时容纳,又解决了干、湿垃圾长时间混放在一起导致大量有害细菌滋生、散发难闻气味,以及现有垃圾桶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三室型自清洁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一种常见的家居用品,用于对垃圾进行收纳,使人们所处的环境能够保持整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现有的垃圾桶大多设计比较简单,仅仅具备收纳功能,当桶内垃圾种类较多,既有不含水分的干垃圾又有含有水分的湿垃圾时,往往会滋生出大量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细菌,并散发难闻的气味,即使将垃圾全部移除,桶内仍会存在垃圾残留,清洗起来也十分不方便,这显然违背了设计者设计垃圾桶的本意,基于这种情况,提供一种既能同时容纳干、湿垃圾,又能及时杀菌、除味,同时方便清洗的垃圾桶,变得愈发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室型自清洁垃圾桶。
一种三室型自清洁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设置桶盖,所述桶盖一侧设置旋转叶片,所述桶盖通过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桶体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侧下部设置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表面边缘位置设置紫外线灯板,所述隔离板上表面设置2组活性炭板,所述紫外线灯板俯视方向上的形状为长方形,2组所述活性炭板与所述紫外线灯板的2条短边等距平行设置,2组所述活性炭板将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紫外线灯板组成的立方体空间平均分为3个相同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表面贯穿设置漏液孔,所述隔离板下方设置推拉盒,所述推拉盒表面设置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部设置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一侧设置水泵箱,所述水泵箱内部设置水泵,所述水泵箱远所述消毒液箱一侧设置水泵开关,所述桶盖下部设置吊杆,所述吊杆的数量为2根,所述吊杆底端水平设置喷液管,所述喷液管表面均匀设置喷液孔,所述水泵与所述消毒液箱和所述喷液管分别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液箱顶部设置补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上部一侧设置导线,所述导线自由端设置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桶盖远所述旋转叶片一侧底部设置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桶盖远所述旋转叶片一侧侧面设置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室型自清洁垃圾桶的有益效果为:
1、隔离板将桶体内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隔离板上方的空间被紫外线灯板和活性炭板平均分为三个腔室,可以用于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比如,不含水分的干垃圾、含有水分的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可以分别放在三个腔室内部,垃圾内的水分可以通过隔离板表面的漏液孔渗漏到推拉盒内,既实现了干、湿垃圾的同时容纳,又解决了干、湿垃圾长时间混放在一起导致大量有害细菌滋生、散发难闻气味的问题;
2、紫外线灯板持续对桶体内的垃圾进行照射、杀菌,活性炭板持续吸收桶体内的垃圾散发出的难闻气味,起到了很好的杀菌、除味效果,进一步解决了大量有害细菌滋生、散发难闻气味的问题;
3、用户将插头连接外部电源后,只需按下水泵开关,水泵即可自动从消毒液箱内抽取消毒液,并通过喷液管表面均匀设置的喷液孔喷出,实现对桶体内部空间的全面清洗,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本垃圾桶的清洗工作,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垃圾桶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