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4042.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龙;倪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陵合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6 | 分类号: | F21V17/16;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12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明灯。该反光碗固定装置,当需要将反光碗从灯头内部拿出更换或维修时,通过转动电筒罩,将电筒罩、支撑环和透明窗从灯头中拿下,再将两个固定推柄分别朝相反的方向推动,两个固定推柄移动的过程中,会分别带动两个固定板朝相背离的方向移动,此时两个伸缩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让反光碗失去限位,此时便可以拿出反光碗,实现了反光碗更换的目的,固定方式和操作较为简单,避免了在手电筒的内部攻螺纹孔,导致手电筒损坏,方便更换和维修反光碗,提高了反光碗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反光碗主要用于手电筒聚光用,采用抛物线曲面设计,能更有效的降低光损,可通过电脑建模模拟反光碗光源发光角度及LED反光碗的空间结构,追踪光线的反射轨迹。
反光碗经常是用螺丝和螺钉固定在手电筒的内部,这种方法虽然固定效果较好,但是固定方式操作较为繁琐,而且需要在手电筒的内部攻螺纹孔,容易导致手电筒损坏,不便于更换和维修反光碗,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反光碗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故而提出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效果较好等优点,解决了固定方式操作较为繁琐,而且需要在手电筒的内部攻螺纹孔,容易导致手电筒损坏,不便于更换和维修反光碗,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反光碗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固定效果较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灯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灯体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灯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灯头,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铰接有固定板,所述灯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推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有反光碗,所述灯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电筒罩,所述灯头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透明窗,所述灯头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手柄,所述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反光碗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缺失的圆锥体,所述反光碗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灯头和反光碗并延伸至反光碗的内侧,所述反光碗位于灯头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固定板、伸缩弹簧和固定推柄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两个固定板、两个伸缩弹簧和两个固定推柄均以灯头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的顶部贯穿反光碗并延伸至反光碗的内侧,所述压缩弹簧与灯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光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限位杆卡接,所述固定板与连接块通过固定销铰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碗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陵合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陵合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