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微创血糖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3911.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学松;梁波;潘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血糖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微创血糖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基座包括基座壳体,底部设有贯通的定位槽和安装孔;电极模块包括电极针、固定硅胶和柔性电器;固定硅胶安装于定位槽中;电极针的后段安装在固定硅胶上并与柔性电器电连接;电路模块中,印刷电路板安装在电路封装壳内,印刷电路板的金属触点外漏于电路封装壳底部;电路封装壳安装于基座壳体中,且柔性电器中的导电硅胶柱与印刷电路板的金属触点构成电连接,电极针的尖端伸出基座壳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利用电路模块和电极模块之间的连接采用了柔性电器,当外壳受到触碰而发生轻微偏动时,电极不受影响,当血糖传感器贴于体表时,由于触碰引起皮肤牵扯,给患者造成不适感和疼痛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微创血糖传感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数据,中国有1.14亿糖尿病患者,且由于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儿童和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人数也在日益增加。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血糖浓度是反映病情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因此,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现如今的穿戴式动态血糖监测仪主要由电极模块和电路模块组成,电极模块焊接在电路模块上。患者佩戴传感器时,将电路模块贴于体表,电极前端植入人体皮肤表层。但是当电路模块触碰衣物或者其他外物时会引起电极在皮肤表面的牵扯,从而对患者造成疼痛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植入式血糖传感器经触碰引起电极牵扯皮肤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微创血糖传感器。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微创血糖传感器,它包括电路模块、传感器基座、电极模块;所述的传感器基座包括一个无顶中空的基座壳体,基座壳体的底部设有贯通的定位槽和安装孔;所述的电极模块包括电极针、固定硅胶和柔性电器;所述固定硅胶安装于定位槽中;电极针的后段安装在固定硅胶上并与柔性电器电连接,其尖端露出固定硅胶;所述柔性电器包括导电硅胶柱和导电硅胶丝,导电硅胶柱固定于安装孔中,电极针通过导电硅胶丝与导电硅胶柱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及其电路封装壳,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在电路封装壳内,印刷电路板的金属触点外漏于电路封装壳底部;所述电路封装壳安装于基座壳体中,且导电硅胶柱与印刷电路板的金属触点构成电连接,电极针的尖端伸出基座壳体的底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孔、电极针和柔性电器均有两组,两条电极针并排安装于固定硅胶上,两个安装孔中各自安装有一条导电硅胶柱,两条电极针各自通过一条导电硅胶丝连接一条导电硅胶柱,构成两路独立的信号传导通路。
进一步的,两组安装孔对称分布于定位槽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壳体底面贴有医用防水双面胶层,且医用防水双面胶层上开设有供电极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路封装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两者卡合式固定;所述下壳上开设有供印刷电路板的金属触点露出的贯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路封装壳与基座壳体构成可拆卸的扣合式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和固定硅胶的横断面均呈方形,且固定硅胶的横断面尺寸小于定位槽的横断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路封装壳与基座壳体在装配状态下,固定硅胶的顶部支顶于电路封装壳的底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硅胶丝为弹性的波纹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上具有恒电位电路、蓝牙天线、金属触点、微处理器及外围电路和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3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