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复合陶瓷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362.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茹红强;王晓;孙卫康;李嘉帅;李庆春;汤志强;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程静静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新型 复合 陶瓷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复合陶瓷发热体,包括陶瓷基体和两个电极,所述陶瓷基体包括导电陶瓷层和绝缘导热陶瓷层,所述电极为导电银浆涂层;所述电极涂覆或者焊接在导电陶瓷层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提热量传递效率,快速雾化烟油,做到随时通电随时抽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可以使发热体布线简单、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占用空间较小,减小了电子烟的体积,保证了电子烟的便携性,还可以增加电子烟电池供电时长,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并增加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复合陶瓷发热体,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一般电子烟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或烟丝卷、发热装置和电池三部分组成。蒸发装置中有发热芯,其由电池供电,能够把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它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味道的香料。电子烟是一种代替香烟或者戒除烟瘾的器具。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发热体多为组合式的,即将导电电路印刷在陶瓷基体表面,或者将发热电阻丝镶嵌在陶瓷基体中,通电时,导电电路或电阻丝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陶瓷,陶瓷受热温度升高,再将烟油雾化。由于此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所以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但是这种结构的发热体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1、热量传递效率低,雾化效率低;首先是电路或电阻丝受热,热量经陶瓷再传递给烟油,由于电路或电阻丝与陶瓷的接触面积较小,大部分陶瓷面并未接触电路或电阻丝,所以电路或电阻丝通电发热后,并不能及时将热量快速传递给陶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陶瓷受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烟棉或烟丝,才能将烟油雾化,不能做到随时通电随时抽烟。
2、导电电路和电阻丝都属于金属材质,金属在通电受热升温过程中,电阻逐渐降低,导致电路中电流增大,从而致使电池内部电流增大,电池发热量加大,此现象不仅显著降低电池的供电时长和使用寿命,还有增大爆炸的可能性,潜在危险巨大。
3、生产工序较多,须将导电电路印刷在陶瓷表面再进行切割,或将电阻丝镶嵌在陶瓷基体中,布线比较复杂,这些工序直接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复合陶瓷发热体,可以提热量传递效率,快速雾化烟油,做到随时通电随时抽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可以使发热体布线简单、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占用空间较小,减小了电子烟的体积,保证了电子烟的便携性,还可以增加电子烟电池供电时长,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并增加安全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复合陶瓷发热体,包括陶瓷基体和两个电极,所述陶瓷基体由导电陶瓷层和绝缘导热陶瓷层组合而成;所述电极为导电银浆涂层,所述电极涂覆或者焊接在导电陶瓷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陶瓷层和绝缘导热陶瓷层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通过高温烧结形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两个电极为正极和负极,两个电极对称设置在陶瓷基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陶瓷层材质为具有电子导电、离子导电性质的陶瓷;所述绝缘导热陶瓷层材质为氧化锆、氮化铝、氮化硅、氧化铍或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导电陶瓷层材质为二硅化钼、氮化钛、碳硅钛、二硼化钛、碳化钛、二硼化锆、碳化钨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基体为长方形片体、圆形片体或者圆环形片体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