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废液收集自动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203.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纪东亮;李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信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相合 实验室 废液 收集 自动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废液收集自动排放装置,主要包括罐体、真空装置、排液装置、废气吸收装置,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废液收集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废液排放管,所述废液排放管上设有阀门和泵体。废液自动排放,不需要操作人员频繁转移,可以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转移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废液收集自动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固相合成的废液多是在真空条件下,将废液排至抽滤瓶,待抽滤瓶废液满后,由人工转移至废液收集桶,再将废液收集桶转移至废液区储存。这中间过程需要多次人工操作,在转移过程中实验人员会吸入挥发的废气,并且在转移至废液桶时,废液易飞溅而引发安全事故。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以及对实验人员的职业危害越来越重视,并且为了提高效率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迫切需要一种废液收集自动排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废液收集自动排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废液收集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废液排放管,所述废液排放管上设有阀门和泵体;
位于罐体顶部的至少一个放空装置,所述放空装置包括放空管和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放空管上,所述放空管与罐体相连通;
位于罐体顶部的真空发生装置,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包括真空管,真空管的一端与罐体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尾气吸收装置,第一尾气吸收装置的排气端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管上设有至少两个阀门;
与罐体的顶部连接的废气吸收管道,废气吸收管道的末端连接有压力调节器和第二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废气吸收管道上设有阀门;
位于罐体顶部的控制器、高位液位计、低位液位计,高位液位计和低位液位计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废气吸收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的入口端连接有与罐体相连通的废气吸收管道,压力调节器的出口端连接有与第二尾气吸收装置相连通的废气吸收管道,该出口端处设有半透膜。
进一步,包括两个放空装置,其中一个放空装置包括放空管和放空手动阀门;另一个放空装置包括放空管和放空电磁阀门,所述放空电磁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真空管上设有真空电磁阀门和真空手动阀门,所述真空电磁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废液排放管上设置的阀门为排液电磁阀门,所述废气吸收管道上设置的阀门为废气手动阀门,所述排液电磁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废液排放管上的泵体为气动隔膜泵,所述气动隔膜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支架。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内胆为聚丙烯内胆。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气吸收装置和第二尾气吸收装置为内置有吸附剂的器皿。
进一步,所述罐体为不锈钢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肽固相合成实验室废液收集自动排放装置,1)使用有耐腐内衬的罐体,防止废液对罐体腐蚀;2)废液自动排放,不需要操作人员频繁转移,可以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3)避免人工转移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危害;4)避免操作人员不注意,导致废液吸入真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信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信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式刮墨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内外倒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