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1391.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戴亨伟;王翠;胡明江;贾坤;杨伟;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H01M2/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李华双;黄昌平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电池 动力 电池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包括顶盖本体、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上的注液孔结构以及与所述注液孔结构配合的密封组件,所述注液孔结构贯穿所述顶盖本体设置,所述注液孔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向下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沉台注液孔、第二沉台注液孔及通孔,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形成过盈配合的第一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内且与对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形成密封的第二密封件。具有上述单体电池的动力电池组在生产上,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应用推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车的重要核心部件,其技术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重视。通常的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收容于电池壳体内的裸电芯、灌注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以及密封安装于动力电池壳体上且设有导电模块的动力电池顶盖。所述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密封设置于顶盖片上的第一极柱单元、第二极柱单元、防爆阀、注液孔结构以及下绝缘件。
通常在动力电池制备过程中,通过注液孔往壳体容腔内灌注电解液,在完成电芯制备后,需要往注液孔通孔内打入密封胶钉,并放置密封片,通过激光焊接将密封片与顶盖固定并密封,以将电芯壳体内外完成隔离。当前主要的做法是采用脉冲激光焊接,速度慢,效率低。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导入高速连续激光焊接工艺,但是该焊接工艺易在焊接收尾位置形成穿孔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目在于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包括顶盖本体、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上的注液孔结构以及与所述注液孔结构配合的密封组件,所述注液孔结构贯穿所述顶盖本体设置,所述注液孔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向下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沉台注液孔、第二沉台注液孔及通孔,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形成过盈配合的第一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内且与对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形成密封的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面具有一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形成过盈配合的过盈部以及与所述过盈部连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沿所述过盈部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件一端延伸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沉台注液孔的孔径,所述第二沉台注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一具有第一底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的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底面与第一壁面之间形成内角a,所述内角a的角度值为90°≤a<180°。
进一步,所述第二沉台注液孔具有第二底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形成内角为b,所述内角b的角度值为90°≤b<180°。
进一步,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与所述第二沉台注液孔相连接处为倒圆角连接或倒钝角连接;和/或者所述第二沉台注液孔与所述通孔为倒圆角连接或倒角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盖本体的材质为铝,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为铝,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顶盖本体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入部的横截面内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直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所述注液孔结构设置为第一沉台注液孔、第二沉台注液孔以及通孔结构形式,并且将第一密封件与所述通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件对所述第一沉台注液孔进行密封,从而在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沉台注液孔的容腔,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未设置容腔或者设置的容腔体积较小的情况,导致的在高速连续激光焊接时易形成穿孔现象发生,进而可以将高速连续激光焊接应用于生产中,达到提高生产质量以及效率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1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