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风烟粉取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9271.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薛嫣;孟晓伟;申景军;许和明;王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6 | 分类号: | G01L19/06;G01L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孟大帅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风烟 粉取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风烟粉取源装置,包括软管、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快速接头插头以及快速接头插座;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的一端与仪表二次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管,快速接头插头的一端接入快速接头插座,另一端连接软管,快速接头插座采用机械单侧开闭式快速接头插座连接,快速接头插座与取样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火电厂锅炉风烟制粉系统压力取源,在不使用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简单、安全的重复断开或者接通任意流体与管道。组成结构简单,通过耐高温、耐压的塑料管连接,管路密闭,可快速连接,快速插头能同步实现管路的关闭和打开,插入的同时自动打开管路,断开时自动封闭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炉风烟粉取源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锅炉风烟系统是锅炉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系统中包括众多的压力取源测点,通过取源管路,将被测介质引入压力/差压仪表。通常情况下,压力取源管路使用焊接方式,与仪表侧下部连接。由于取源管管道较细,且弯头较多,当被测介质中含有一定量粉尘时,容易在取源管内堆积形成堵塞,轻则影响测量的准确度,重则可能对机组自动调节、甚至跳机等运行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当在发生堵塞需要进行管路吹扫或者需要更换仪表时,原来所采用的焊接式接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介质泄露,严重时会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风烟粉取源装置,根据风烟粉介质的特点,采用了机械式快速接头连接方式将进入仪表箱的气源管与仪表侧相连,可以快速、简单、保险地接通与断开风烟粉取样管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锅炉风烟粉取源装置,包括软管、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快速接头插头以及快速接头插座;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的一端与仪表二次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的另一端连接软管,快速接头插头的一端接入快速接头插座,快速接头插头的另一端连接软管,快速接头插座采用机械单侧开闭式快速接头插座连接,快速接头插座与取样管连接。
取样管端口设置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的一端与取样管焊接,另一端设置螺纹,快速接头插座与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螺纹连接。
快速接头插座与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和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快速接头插头的配管外径均为14mm。
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快速接头插头、快速接头插座以及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套装产品。
软管采用尼龙软管或金属软管。
软管、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快速接头插头以及快速接头插座的额定工作压力和温度不低于取样管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火电厂锅炉风烟制粉系统压力取源,组成结构简单,通过耐高温、耐压的软管连接,安装时无应力,而且拆卸更换方便,管路密闭,可快速连接,快速插头能同步实现管路的关闭和打开,插入的同时自动打开管路,断开时自动封闭管路;在不使用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简单、安全的重复断开或者接通任意流体与管道。
进一步的,快速接头插座与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在密封可能最薄弱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确保本装置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第一焊接式卡套接头、快速接头插头、快速接头插座以及第二焊接式卡套接头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套装产品能提高安装的方便性,而且后期维护的难度小,使用时密封性能较好。
进一步的,尼龙软管或金属软管为工业化生产的软管,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规格齐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9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硅片输送装置
- 下一篇:芯片与基板对位及精调平的显微激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