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灶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7947.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1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小皇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炉灶锅架,包括:外壳,具有相对开设的安装口和热源通孔;以及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呈拖盆状设置,上端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可拆卸连接、下端的开口与所述热源通孔正对设置,所述内胆内设有锅具承托结构,所述内胆的外周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进风腔;其中,所述外壳内热源通孔的周围凸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内胆的底部抵接受限于所述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增大炉灶锅具热源处的进气量以及降低内胆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灶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一般采用普通的带有支腿的铁圈作为炉灶锅架。使用这种炉灶锅架的炉灶,在使用过程中有大量的热量以热辐射的形式通过炉灶锅架上的空隙散失,能量利用率较低,造成能源的白白浪费。
示例性技术提出一种炉灶锅架,其由相互嵌套的内胆和外壳组成,热源产生的辐射被内胆反射回来,继续用以加热锅具,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为了提高内胆与外壳装配的可靠性,其内胆下端设计有支撑圆套,然而,如此设置,一方面会阻碍热源处进气、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内胆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炉灶锅架,旨在解决示例性技术中内胆的支撑圆套阻碍热源进气、增大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炉灶锅架,包括:
外壳,具有相对开设的安装口和热源通孔;以及
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呈拖盆状设置,上端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可拆卸连接、下端的开口与所述热源通孔正对设置,所述内胆内设有锅具承托结构,所述内胆的外周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进风腔;其中,
所述外壳内热源通孔的周围凸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内胆的底部抵接受限于所述支撑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环绕所述热源通孔间隔设置的多个弧形楞条。
可选地,所述弧形楞条设有三个,任意两相邻的弧形楞条中点之间的夹角为120°。
可选地,所述弧形楞条包括紧贴内壁且并行设置的第一弧形条、第二弧形条,以及跨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之间的U形条。
可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内胆的外周壁自下至上包括受力段和延伸段,所述受力段自所述内胆下端的开口朝上外侧呈外凸的弧状延伸,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受力段相接并朝上延伸形成所述安装口的周缘,所述受力段抵接受限于所述支撑结构。
可选地,所述受力段上对应所述支撑结构的位置设有定位凹部。
可选地,所述延伸段远离所述受力段的一端外扩延伸形成一搭接环缘,所述搭接环缘搭接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
可选地,所述锅具承托结构包括沿所述内胆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承托件,每一所述承托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内胆周壁的支架、以及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支架的挂钩,所述挂钩具有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
各所述自由端可相对各自的连接端转动,以具有在径向上相互靠拢的第一位置以及相互远离的第二位置,基于各所述自由端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锅具承托结构处于第一承托状态,基于各所述自由端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锅具承托结构处于第二承托状态。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包括相互背离延伸的两圆轴段,所述支架上具有与两所述圆轴段一一对应的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小皇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小皇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7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