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调节坐垫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401.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邵一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一涵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调节 坐垫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坐垫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所述自行车主体中部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套接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筒顶端外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侧活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圈顶部两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匹配卡接,所述转动座顶部两侧开设有活动定位槽,所述固定座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柱上开设卡槽,利用转动座上的设置的卡块转动,配合复位弹簧带动转动座复位转动,卡块在卡槽中进行切换卡接,对支撑柱进行高度调节,改变传统的拧紧操作,对调节操作简单化,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调节坐垫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 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但是现有的自行车不方便调节坐垫,且调节坐垫的结构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在现有的自行车坐垫调节机构中,主要是利用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再利用螺栓进行拧紧,螺栓拧紧操作不方便,需要很大的力量,且在螺栓没有拧紧时,对伸缩杆的锁紧不稳定,影响坐垫的调节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坐垫的自行车,通过在支撑柱上开设卡槽,利用转动座上的设置的卡块转动,配合复位弹簧带动转动座复位转动,卡块在卡槽中进行切换卡接,对支撑柱进行高度调节,改变传统的拧紧操作,对调节操作简单化,方便操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坐垫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所述自行车主体中部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套接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筒顶端外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侧活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圈顶部两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匹配卡接,所述转动座顶部两侧开设有活动定位槽,所述固定座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活动定位槽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动座外侧固定设置有转动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截面和固定筒截面均为椭圆设置,所述支撑柱与固定筒套接,所述卡槽开设于支撑柱长半径的两侧,两个所述卡槽之间的支撑柱截面为圆形设置,且圆形半径与椭圆的短半径呈相同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与转动座相匹配,所述固定座与转动座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外圈固定设置于转动座内圈,所述转动轴承外圈固定设置于固定座外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块与卡槽内部支撑柱表面相接触,且卡块与支撑柱接触的一侧为平面设置,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设置有坐垫。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定位槽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活动定位槽内部,所述定位块和复位弹簧均以转动座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杆形状设置为U形,且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U形设置的转动杆两端均与转动座表面焊接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座底部套接设置有安装挡圈,所述安装挡圈与固定座竖直共线设置,所述安装挡圈与转动座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螺栓贯穿转动座,且与安装挡圈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数量设置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一涵,未经邵一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根据斜面高度差实现自动上料的铜管上料装置
- 下一篇:锅炉的出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