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集水坑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1972.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冯跃龙;郝嘉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集水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集水坑排水装置,储水装置通过支撑装置高度可调地支撑于集水坑中,储水装置的储液桶的上桶口密封,储液桶的侧壁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储液桶内腔相通,负压调节装置包括下单向阀、活塞、上单向阀和手摇式提拉装置,下单向阀安装于储液桶桶底,并与套管相连接,活塞水平内嵌于储液桶中,上单向阀安装于活塞中部,上单向阀通过手摇式提拉装置上提关闭或下压打开,并带动活塞作同向升降运动,下单向阀随上单向阀作相对启闭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曲柄摇杆即可实现储液桶内的正负压调节,进而往复抽提集水坑中积水,曲柄摇杆设置于储液桶外部,可通过人工摇动或转动机构驱动,操作方便,可高效排水同时最大限度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坑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集水坑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施工时,通常会遇到下雨之后集水坑、下柱墩里积水的状况,而集水坑中的积水若不能及时排出,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及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进行地下工程中施工钢筋已经绑扎完毕时,下雨或排水不及时造成水位上涨,将会造成钢筋锈蚀。现有的集水坑排水多采用人工排水或水泵排水,其中,人工排水节能,但耗费人力且操作不便导致排水效率低,水泵排水效率高但耗能大,不适用于某些人工可排除但需要减轻人力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节能、可节省人力的集水坑排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集水坑排水装置,通过正负压调节装置实现储液桶内的正负压调节进而实现集水坑中积水的往复抽提排泄,设置于储液桶外部的曲柄摇杆可通过人工摇动转动或连接转动机构驱动转动,模式多样、操作方便,节省人力,适用于不同场合,在高效排水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节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集水坑排水装置,包括储水装置、正负压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储水装置通过支撑装置高度可调地支撑于集水坑中,储水装置包括储液桶,储液桶的上桶口密封,储液桶的侧壁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储液桶内腔相通,负压调节装置包括下单向阀、活塞、上单向阀和手摇式提拉装置,下单向阀安装于储液桶的桶底,并与套管相连接,活塞水平内嵌于储液桶中,上单向阀安装于活塞中部,上单向阀通过手摇式提拉装置上提关闭或下压打开,并带动活塞作同向升降运动,下单向阀随上单向阀作相对启闭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摇式提拉装置包括轴承、轴承杆、活塞杆和曲柄摇杆,所述轴承对称安装于出水管上方储液桶侧壁,所述轴承杆为倒“几”型轴承杆,所述倒“几”型轴承杆通过轴承安装于储液桶中,所述活塞杆上端活动连接在倒“几”型轴承杆的水平底部,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上单向阀上端,所述“几”型轴承杆的上水平部一端通过对应侧轴承与曲柄摇杆相连接,所述曲柄摇杆设置于储液桶外部,所述轴承杆随曲柄摇杆的转动而绕轴承作同向转动,并相应地通过活塞杆带动上单向阀上提关闭或下压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随活塞杆的上下移动而沿储液桶内壁作同向升降运动,活塞在随活塞杆移动至最高处时位于出水管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摇杆通过人工摇动转动或连接转动机构驱动转动,操作方式多样,可适用于不同排水状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为高度可调支架,所述高度可调支架的数量为2个或4个,所述高度可调支架包括上支管和下支管,所述上支管套设在下支管中,所述上支管上端焊接在套管外壁,所述上支管外壁安装有弹簧按钮,所述下支管外壁开设有一列固定孔,通过弹簧按钮与不同位置的固定孔配合锁紧,可调节支撑装置的长度,进而带动套管高度可调,以适用于集水坑中不同水位的积水抽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为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外螺纹孔,所述套管侧壁对称开设有2列或4列内螺纹孔,不同位置的内螺纹孔匹配不同长度的固定支架,通过螺栓与外螺纹孔和相匹配内螺纹孔的配合锁紧,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套管上,并支撑套管底端伸入积水中。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桶的上桶口通过密封盖密封或盖板焊接于上桶口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1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发酵液溶氧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板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