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5413.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7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伟琼 |
主分类号: | E01C11/14 | 分类号: | E01C1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传力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包括U形传力杆和套筒,所述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由弯曲部和平直部构成,所述套筒有两个分别套在相应的平直部上,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设有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所述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该传力杆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有效防止传力杆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同时U型传力杆结构受力面积更大,传递应力能力更强,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路面板块之间的新型传力杆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交通建设是国家基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其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公路的建设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凝土路面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会产生形变,按照相关规定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胀缝,胀缝两侧相邻两个混凝土路面板块之间通过传力杆连接,其作用是增加相邻混凝土路面板块之间的应力传递,使相邻混凝土路面板块共同受力,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从而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现有技术中传力杆为直的圆钢筋,其一端固定在混凝土路面板块中,另一端可在相邻混凝土路面板块中滑动,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传力杆易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从而造成传力杆失效,使得混凝土路面板块单独受力,无法有效传力,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力杆易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从而造成传力杆失效,使得混凝土路面板块单独受力,无法有效传力,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传力杆结构,包括U形传力杆和套筒,所述U形传力杆一体成形,由弯曲部和平直部构成,所述套筒有两个分别套在相应的平直部上,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设有适当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所述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
优选地,所述U形传力杆由光滑圆钢加工而成,所述弯曲部呈半圆形,直径为25倍的圆钢直径,所述平直部的长度至少为400mm。
优选地,所述套筒由硬聚氯乙烯加工而成,长度为100mm。
优选地,所述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之间的间隙长度为30mm。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横梁和两个倒U形支架构成,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倒U形支架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有两个,U形传力杆的弯曲部和套筒分别放置在相应支撑部的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传力杆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有效防止传力杆发生横向和竖向的位移或偏转。同时U型传力杆结构受力面积更大,传递应力能力更强,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直部的端部与套筒底部之间设有适当长度的间隙,间隙中填充木屑,使传力杆结构有可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平直部中部涂有沥青图层,使平直部与混凝土分离,能够保证混凝土路面板块浇筑完成后,埋置的传力杆结构变形时可以自由伸缩。
(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撑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保证传力杆结构整体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可以限制传力杆结构在混凝土中的埋置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力杆结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伟琼,未经徐伟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5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PVC制成的外卖保温箱
- 下一篇:医用器材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