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拔除反复插入的胃管更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3706.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羽斐;沈伟;施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J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拔除 反复 插入 更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需拔除反复插入的胃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更换装置具有一钢丝轨道,所述钢丝轨道由两根钢丝芯连接而成,其中一根所述钢丝芯为原胃管导引钢丝芯,另一根所述钢丝芯为新胃管导引钢丝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应用钢丝轨道支撑原理,在原胃管内送入用于导引的钢丝轨道,沿钢丝轨道退出原胃管,再沿钢丝轨道送入新胃管,操作过程无痛苦,100%成功率,并避免了下述临床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拔除反复插入的胃管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罹患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晚期肿瘤、呼吸衰竭、昏迷或植物人状态的患者,需要长期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以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维持生命。对于这些长期留置胃管的人群,胃管需定期更换(一般1-2月更换一次),需要拔除原胃管,再重新插入新的胃管。
上述胃管的更换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重复插入增加病人痛苦;(2)增加临床风险(胃管误入气管、口腔会厌分泌物误吸入气道、增加感染机会、刺激迷走神经致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呼吸困难甚至血氧饱和度降低等);(3)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基于目前胃管更换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领域医务人员急需一种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减少痛苦、避免临床风险、确保100%成功率的胃管更换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拔除反复插入的胃管更换装置,该胃管更换装置通过将两根钢丝芯的末端经无菌缝线结扎固定连接构成钢丝轨道,通过将钢丝轨道前部送入原胃管中、后部套装上新胃管,以便于沿钢丝轨道边剪边退出原胃管,之后再沿钢丝轨道送入新胃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无需拔除反复插入的胃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更换装置具有一钢丝轨道,所述钢丝轨道由两根钢丝芯连接而成,其中一根所述钢丝芯为原胃管导引钢丝芯,另一根所述钢丝芯为新胃管导引钢丝芯。
两根所述钢丝芯经无菌缝线结扎固定连接。
所述钢丝轨道的长度小于原胃管长度与新胃管长度之和。
所述钢丝轨道的长度大于原胃管长度60cm。
所述钢丝轨道上以及所述原胃管和新胃管内分别涂有石蜡油。
所述钢丝轨道的前端部呈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应用钢丝轨道支撑原理,在原胃管内送入用于导引的钢丝轨道,沿钢丝轨道退出原胃管,再沿钢丝轨道送入新胃管,操作过程无痛苦,100%成功率,并避免了上述临床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轨道由两根钢丝芯连接组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轨道后部套装上新胃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轨道前部插设于原胃管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胃管更换装置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5,图中标记1-7分别为:钢丝轨道1、钢丝芯2、无菌缝线3、新胃管4、原胃管5、手术剪刀6、鼻腔7。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无需拔除反复插入的胃管更换装置,该胃管更换装置的主体包括钢丝轨道1,在准备操作状态下,钢丝轨道1的前部插设于原胃管5中,钢丝轨道1的后部套装有新胃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3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糖尿病足的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接触器组合螺钉锁紧机构